《载鬼一车——古人记录的灵异事件》
第1节

作者: 夏螳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7-30 20:53:43
  “载鬼一车”出自周易。而早在商代,甲骨文里就已经有了“鬼”字。
  灵异叙述的历史那叫一个源远流长。
  古人在这方面有丰富的记录,主要见于各种志怪笔记杂记一类。有些内容明显是一些作者的艺术创造,可以当作并不太有吸引力的小说来读。还有一些内容则过于荒诞,应归于民间的神话传说一类了。除开这些明显虚构的内容,我们感兴趣的是那些颇有真实度的经历。

  古人的态度大概也如此,他们记录了很多听人讲述的(甚至包括自己的)经历。他们都相信这些经历的真实性,有的还提供了出处,点明是某某人的经历,或来自某某人的讲述。
  这些记录下来的“经历”,有的奇异有趣,有的则颇为惊悚。
  本人对鬼神持严重的怀疑态度,但也乐意听别人讲讲“经历”。俺发觉,相较今人讲述的各种经历,古人的“经历”会显得更离奇一些。在今天看来已不可信的一些灵异要素,古人也讲得言之凿凿,甚而深信不疑。古人眼中的世界跟我们所认识的世界真的有点不同。这是时代环境对灵异叙述的影响,但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那个时候的世界就是那样的嘛~~~好像也讲得通~~
  所有的经历,一旦讲述出来,无论你是否承认,实际上都经过了加工整理。
  所有的经历,一旦讲述出来,都会成为故事。
  俺决定从古人的记录中选取一些能给俺留下印象的内容,慢慢转述出来。这就等于是俺从别人那里听来了故事,复又讲给其他人听。
  日期:2018-07-30 20:55:23
  明末清初文人冒襄的回忆录《影梅庵忆语》,追忆了他与董小宛的情感历程,非常动人。
  董小宛,秦淮名ji。这个名字涉及的故事,后世常常是跟顺治扯到一起,其实是搞混了。

  《影梅庵忆语》记载,冒襄第二次拜会董小宛时,董小宛正身陷困境,危病多日。两人聊了一会儿之后,董小宛感觉神怡气旺,决定要以身相从。冒襄准备返乡,董执意随船而行,到镇江时,冒襄要求她回去,因为两人都面临一大摊子麻烦,暂时无法顾及此事。
  董则无论如何都不肯离开。
  当时桌上放着用于游戏的赌具,叫做“五木”,就是五个骰子。在场一位友人就跟董小宛打趣说:“如果你最终能够如愿以偿的话,应该能掷出一副好点子。”让她掷骰子试试看。
  董小宛却当了真,严肃地临窗祝拜一番,然后抓起五个骰子撒下去,居然全都是“六”点!
  当时船上的人个个称奇。

  心诚则灵,心诚则灵。
  这大概也算是“灵异”吧。
  然后呢?然后呢?
  话说,冒襄当时还能有礼有节地对小董说:如果真是“天成”,仓猝行事反而不能成,你还是暂时先回去,咱们的事儿慢慢来吧。
  所以我,求求你,别让我离开你然而,无论怎么坚持都没用。在这场情感的运势中,男人处于有利地位。董小宛只有哭哭啼啼地回去了。
  时逢战乱,生离,死别,平常事。说不定此生就再无缘相见了。
  但是,后来,这事儿,真真的是成了。
  日期:2018-07-30 22:08:32
  曾衍东,清代中期的文人,诗文及书画篆刻方面都深有造诣。著有《小豆棚》一书,搜录各种异闻轶事。
  其中专门有一篇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

  他曾在单父(今山东单县)县衙作幕宾,住在官署西侧靠墙的矮房子里。
  官署西侧靠墙的矮房子。再重复一遍。
  时值夏秋之交,淫雨连绵。
  一天深夜,仿佛受到惊扰,忽然醒了。窗纸透着亮光,他看到屋子里有个人影,就披上衣服起来察看,那个影子却一下就不见了。
  他以为自己眼花,躺下又睡。这次是听觉,听见了鞋子着地的走路声,蹑手蹑脚的,就在床前。

  他又爬起来,却一片寂然。
  到底怎么回事?他有些心绪不宁,睡不踏实了。
  加上第二天还要远赴外地公干,所以很早就起了床,准备行装。
  雨很大,看门的人告诉他说:“一路都是风雨,不能用车了。”那意思是劝他改日再走。

  他却坚持改为冒雨乘马前行。
  他为自己的决定付出了代价。行到中途,马不慎陷入了深重的淤泥中,再也无法前行了。独立雨幕中,望着被连日降雨损坏的道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要是在官署多等一天,就不会这么狼狈了吧。
  最终他只有叹息着改为徒步继续行进,一路上的疲惫与沮丧就别提了。
  关键是后来,他听说,自己离开的那天夜里,官署的西墙终于被雨水摧垮,倒塌下来,也砸垮了靠西墙的矮房子。
  要是当时在官署多待一天,恐怕就埋在砖瓦下面了。
  他认为,那夜的惊扰,乃是鬼神的提醒。
  日期:2018-08-01 20:27:43
  21
  宋代郭彖著有《睽车志》,记录各种耳闻目睹的神鬼异谈。
  其中一条记录了他自己的一次经历。
  绍兴(宋高宗年号)丁卯秋,郭彖曾被点名征召为考官,做“考校”,一同共七人。
  其中一个枢密沈公,到了贡院后,做了个梦,梦见身着朱衣的考官共六个人坐在一起开会。当时已经到了六个人,唯独郭彖还没到。沈公就跟其他几人讲了自己的梦,认为梦中显示的就六个人,所以,他说:“郭主簿肯定不会来了。”
  没多久郭彖又到了,大家都说沈公的梦不灵验。
  很快出了一件事。考官中有一个龙游县丞,此人有个亲戚也在就试者之中。这不符合回避的制度,消息传开后,举子们一时议论哗然。舆情压力让此人心内难安,为避嫌,没等开考就离开了。
  最后的考校就只有六个人。
  日期:2018-08-01 21:55:45
  郭彖还记载了他表弟魏良佐的一件事。
  事情发生在魏良佐从长沙迎接老婆返回三衢的途中。
  走的水路,行到离家不太远的时候,夜已深,不能再往前走了,就把船停靠在溪岸边。

  午夜时分,月色如昼,船夫们都睡下了。魏良佐易醒,听见船尾有水花荡漾拍击的声音,疑心有盗贼,就站起来看。
  果然见到水里一个人正攀着船舵往船上爬。
  魏良佐操起竹篙就打。
  又抽又捅之下,那人终于放开了船舵,却骂不绝口。骂声杂乱刺耳,呕哑嘲哳,极为古怪,不像是人发出的声音,而且怎么也听不懂骂的是什么,一个词儿也没听懂。
  魏良佐才开始害怕起来,莫非是鬼怪一类的?
  他赶紧叫醒船夫,一边撑船离岸,以躲避那个怪人。
  怪人面目不清,骂声不断,声音越来越凄厉刺耳,一直试图爬上他们的船。
  慌乱中,他还是把船撑到中流,往下游行进。
  中流的水很深,那怪人却始终有半个身子露出水面上,没见他划水游动,反正就是能一直漂浮着,跟随船只,一边跟随一边骂。
  船上的几个人配合着加紧行船,大概又驶出了两三里,渐渐拉开了距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