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鬼一车——古人记录的灵异事件》
第9节

作者: 夏螳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0-10 21:21:00
  27
  四川人滇谦六,富裕而无子。不是他没那本事,而是运势害人。
  他得过几个儿子,却屡得屡亡,都夭折了。

  老而无子。他为此忧心忡忡。
  有个星相家教了他一个压胜之法,说:“先生命里两代人所照临的星宿大多是雌宿,就算生了儿子,也保不住的。倒有一个办法,得了儿子,当作女儿来养,也许可以补救。”
  然后就又生个儿子,大名“滇绵谷”。滇谦六完全把他当丫头来对待,给他穿耳、梳头、裹足,教以女红,还专门取了个乳名,平常就叫他“小七娘”。
  他还给儿子娶了个不梳头、不裹足、不穿耳的女子为妻(童养媳),就跟嫁了个丈夫似的。
  这招还真管用,儿子果然长大了,入学,考中秀才,还生了两个孙子。滇谦六一时考虑不周,给孙子取了男孩名字,孙子马上就夭折了。于是,以后只要生了孙子,也一律当作女孩儿来养。
  我(作者袁枚)的朋友刺史杨潮观跟那个滇绵谷交情不错,据他讲,滇绵谷面貌俊秀,无须,举手投足颇有女子之风,还著有《绣针词》行世,杨潮观还为此书写了序。
  —出自《子不语》
  日期:2018-10-14 16:35:04
  28
  浙江石门县的里书李念先,下乡催租。
  夜入荒村,找不到旅店。
  遥望远处茅舍有灯,就向那光亮走去。
  走进了,看见房前就一截破篱笆拦着算是门,里面有呻*声。
  李大呼:“里书李某催粮求宿,快快开门!”

  里书这个职位不算吓人,但好在有实打实的掐脖子能力。所以他觉得自己在乡下人面前还是有说服力的。
  里面没有回应。
  李某隔着破篱笆向里望,看见微弱灯光下,遍地铺着稻草,草里有个人,骨瘦如柴,一张脸惨淡得像是用灰纸糊的。
  那张脸长五寸多,宽三寸多。(话说俺查了一下尺寸,又亲自量了一下,那是相当滴小,完全干缩了~~)
  那人奄奄然,难受地翻动一下身子。

  李某知道是患了重病的人,就大声地再三呼叫。
  那人终于低声地回应了:“客人可以自己推门进来。”
  李某就推开破篱,大剌剌地进去了。
  病人告诉他,自己染上病了,怕是活不久了,他家里人都因为染这种病死了。
  言语之间,甚为凄惨。
  李某不理这一套,他纵横江湖几十…不是,他纵横乡里多少年了,根本不在乎这乡里的什么疫病。他是官员,该喝酒的时候就要喝酒,该下命令的时候就要下命令。
  “去给我买些酒来。”他给草里的人指派了任务。
  “我去不了。”
  “去,快去。”他又提出,可以给二百钱作为酬劳。
  这招管用。那人就勉强爬了起来,拿着李某给的钱,一步一步地挪着出去了。
  日期:2018-10-14 16:59:26
  乡下人照明,是在土墙上挖个洞,搁一盏油灯。
  那火苗子抖抖索索一会儿,很快就油尽灯枯了。
  李某很疲倦,不管不顾地躺在草堆里,准备先睡睡。
  还没睡着,就听见枯草里飒飒有声,好像有人从草堆里站起来了。

  还有谁?李某被自己的疑心惊着了。黑暗里,啥都看不见,就取出随身携带的火石,敲了一下。火石击出的那点光,刚好能照见一个人:蓬头散发,比刚才的那个人还要枯瘦,脸又瘪又皱,双眼闭着,还流着血。整个人形同僵尸,直立在草堆上。
  “谁?你谁?”李某大叫。
  对方没有回应。
  所谓电光石火,就是形容极其短暂。
  火石敲出的火光,就只闪那么一下。
  黑暗中,李某处于绝对的劣势。他惊恐地不断敲打火石,生怕自己就被黑暗给吞噬了。
  火石的光每闪一下,僵尸的脸就显现一次。
  由于双手在敲击火石,他一时站不起来,就坐在枯草上往后退。
  他每往后挪一步,僵尸就往前一步。

  僵尸的那张恐怖的脸越来越清晰,似乎已经到了他面前。
  终于退到了门前,他爬起来,扒开篱笆门就往外跑。
  僵尸在后面紧追不舍。他不敢往后看,但是能感觉到僵尸脚上附着的稻草一路簌簌有声。
  起码跑出了一里多远,看见路边有亮着灯的酒家,李某闯了进去,大喊大叫几声,就倒地昏厥。僵尸也跟着扑倒。
  店家给李某灌了姜汤,把他救醒了。
  李某泪水涟涟,哭得像个孩子。不是委屈,是吓的。边哭边讲了自己的遭遇。
  村民们告诉他,整个村子都闹瘟疫,死了好几个人了。刚才追他的那具僵尸,就是先前见到的那个病人的妻子,已经病死了,但是没有收殓入棺,就躺在自家草堆里。因为他这个生人闯进去,尸身受了阳气感应而走魄,就活动了。
  村里人又打着火把去寻找那个来买酒的病人,发现那人也死了,就倒在桥头,离酒家也就五十余步。
  手里还攥着李某给的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