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三代风云录(史上最全的先秦史)》
第16节

作者: 千秋如梦醉
收藏本书TXT下载
  3、少典娶有蟜氏之女:见《国语晋语四》、《帝王世纪》。
  4、女登:出自《春秋元命苞》和《河图稽命徵》,《帝王世纪》又称女登名任姒。
  5、神农之名:“轨”出自《孝经钩命决》,“石年”见于《尚书璇玑钤》和《春秋命历序》,或作“石耳”。后为《路史》所引,南宋以后,诸书沿用。
  6、九井自穿:见《水经注漻水》和《荆州记随县》(南朝宋盛弘之)
  7、烈山氏:见《补三皇本纪》:“神农本起烈山。”注:“按郑玄云,厉山,神农所起,亦曰有烈山。”

  8、神农炎帝姜姓:见《国语晋语四》、《世本氏姓篇》、《说文解字》、《帝王世纪》等。
  9、伊耆氏:始见于《周礼》,后见于《礼记》,但均未表明其就是神农氏。
  据《隋书》和《旧唐书》,后周和唐太宗蜡祭百神,都将神农氏与伊耆氏分开来祭。
  又据《通典》,唐代之时便有神农又称伊耆氏的说法。
  《资治通鉴外纪》、《通志》、《路史》等宋代史书直接将神农氏与伊耆氏等同。
  《路史》有:“其初国伊,继国耆,故氏伊耆。”为元代陈桱的《通鉴续编》和清代徐文靖的《竹书纪年统笺》所采用。
  10、外貌:见纬书《春秋命历序》、《春秋元命苞》和《孝经援神契》。
  11、二师:老龙吉见于《庄子知北游》,悉诸见于《吕氏春秋尊师》,《新序》作“悉老”。
  12、兴农耕:综见《易系辞下》、《管子轻重戊》、《新语》(汉陆贾)、《白虎通义》等。
  《逸周书》(佚文):“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破木为[耒]耜鉏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果蓏之实。”

  《晋书志第七律历中》:“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
  13、羊头山得嘉谷:见《元和郡县志长子县》、《太平寰宇记长子县》和《元丰九域志长子县》。今羊头山上有炎帝庙,山南有神农镇。
  14、尝百草:见《世本》、《越绝书》(战国或稍晚,作者不详)、《搜神记》、《补三皇本纪》、《资治通鉴外纪》、《通志三皇纪第一》(南宋郑樵)等。
  15、定都:《易纬乾坤凿度》郑玄注:“神农氏建治于鲁,今泰山东曲阜县也。”另见《帝王世纪》、《太平寰宇记曲阜县》,作明堂见《淮南子主术训》。
  16、大庭氏:见《春秋纬》。
  17、火师:见《左传昭公十七年》及孔颖达疏。
  18、炎帝之令:出自《文子》(春秋战国文子)和《吕氏春秋开春论爱类》。
  《皇王大纪五帝纪》(南宋胡宏):“(神农)治其丝麻为之布帛。”

  19、日中为市:见《易系辞下》和《稽古录》(北宋司马光)。
  20、以石为兵:见《越绝书》和《太白阴经》(唐李筌)。
  21、伐补遂:见于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见威王》和《战国策秦策》。
  《孙膑兵法》:“孙子见威王,曰:‘……昔者,神戎战斧遂……’”神戎即神农。
  《战国策》:“苏秦曰‘……昔者神农伐补遂……’”
  22、音乐:综见《世本作篇》、《淮南子泰族训》、《说文解字》、《帝王世纪》、《补三皇本纪》以及纬书《孝经援神契》、《孝经钩命决》。

  此外,《路史后纪三》言《下谋》是神农臣子邢夭所作,不知所据。
  《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籥, 伊耆氏之乐也。”
  23、地理:见纬书《尚书璇玑钤》、《春秋命历序》、《春秋元命苞》。
  24、八卦:见《三国志魏书少帝纪》、《帝王世纪》、《补三皇本纪》,连山氏见《玉海艺文易》(宋王应麟)。
  25、魁隗氏:见《帝王世纪》。
  26、崩葬:见《帝王世纪》、《补三皇本纪》、《路史后纪三》。
  27、世系:神农氏世系,《尸子》言七十代,《吕氏春秋》言十七代,其他古籍言八代,
  28、皇神农:出自《春秋命历序》。
  日期:2018-11-22 08:52:34
  第7回 炎帝东服夙沙氏 禄续南建赤鬼国 
  史传神农氏政权下传八世而亡。
  但是,具体情况,众说纷纭,诸书记载不一。
  其中故事,大概如以下这般。
  起初,皇神农娶承桑氏之女,生子十三人。
  这个承桑氏又名桑水氏,亦作奔水氏、莽水氏、赤水氏,关于此氏的记载极少,目前仅知道两点:
  一,承桑氏与神农氏世代通婚;
  二,承桑氏末代君主因“修德废武”而灭亡(《吴子兵法》)。
  再说十三子,留名者也是极少。
  长子名临,继立为炎帝,是为帝临。
  次子名柱,辅佐帝临。
  柱,年少聪慧,七岁便开始辅佐石年,与其一同辨五谷、垦荒野、尝百草,常伴左右,在种植五谷方面极具天赋,颇有建树,因此其父在农业方面能取得巨大功绩,柱的功劳着实不小。
  帝临即位后,命柱执掌神农原部落,故亦称烈山氏、伊耆氏,并任职为稷。(此处假设烈山氏、伊耆氏即是神农氏)
  稷,亦称田正,为田官之长,后为农神的别称,负责管理天下农事,所以柱又称农。
  帝临在位不久而崩,没什么事迹流传。
  帝临崩,柱立,是为帝柱。

  柱在任期间,始创蜡(zhà)祭。
  所谓蜡祭,就是在年终岁尾以捕获的禽兽祭祀皇神农及诸位农田之神,以祈求来年农业丰收。
  帝柱勤于政务,在其治下,农业大兴,丰收连年。因此,柱死之后,配享皇神农,入蜡祭,以皇神农为先啬,而柱为司啬,一直到商朝为后稷所取代。
  神农另有一子名魁,后文再叙。
  比起十三子,神农的四个女儿倒是颇为有名。
  其一名叫女娃,一日去东海游玩,不幸遭遇风浪,溺水而亡,死后冤魂不散,化作一只花头、红嘴、白足小鸟,名叫“精卫”,常口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头想要把东海填平,这就是著名的“精卫填海”。
  那么,精卫到底有没有填平大海呢?
  无人知晓。
  当然,不用多想也知道,一只小鸟怎么可能填平大海呢?它比愚公移山还难。
  不过,精卫填海却并不代表自不量力,它代表的是永恒的毅力。
  有时候,“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并非愚蠢的表现。人类社会的进步恰恰需要精卫填海般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
  神农的第二个女儿,长得很漂亮,但还没有出嫁就夭亡了,被葬在巫山之阳,她的魂魄飞到姑瑶山上,化作瑶草,据说谁要是吃了它的果实,便会受到异性的喜爱,也因此后人称之为瑶姬。

  瑶姬又做了巫山的云雨之神,故又称巫山神女,据说早晨化作云雾,黄昏变作细雨,即所谓的“朝云暮雨”,简称“云雨”。战国末年,楚怀王游览云梦泽,住在高唐宫中,午睡时梦到瑶姬前来倾慕爱意,楚怀王醒来又惊又喜又惆怅,便为瑶姬建了一所庙宇,取名“朝云”。后来,他的儿子楚襄王同样在高唐梦遇瑶姬,醒来命大诗人宋玉写就著名的《高唐赋》与《神女赋》,瑶姬自此闻名后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