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
第44节

作者: 昆X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2-27 11:42:29
  正解论语(19):概述《微子》十八
  微子
  本篇共十一章,主要讲述了一些隐士的相关事迹及阐述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原因、目的与辛酸。此外,在本篇中,编者亦希望后世的从政者能够效法先辈,招揽和任用贤才。这十一章又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仁人志士(18·1章—18·2章)。这两章,共提到的四位人物,尽管结局各有不同,但无不例外,均不害仁,且无所怨悔,称得上“仁人志士”。
  第二部分:易道(18·3章—18·8章)。这六章,集中阐述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原因和目的、途中所遭遇的质疑与辛酸、对逸民的评价以及他异于逸民之处。
  第三部分:阙文(18·9章—18·11章)这三章,所渉内容,与孔子和门弟子,无任何直接的关系。故,它们更像是阙文,为补充材料,而非正式材料。不过,编者将此三章放入本篇,却是很扣主题的,旨在劝诫鲁国的当权者及其继任者能够效法先辈,不遗故旧,任用贤才;不然的话,即便是颇为稳定的乐官亦会人才走失、流落四方。
  日期:2019-02-27 11:43:51

  正解论语(20):阙文
  18·9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本章便记载了八位乐师离开故国、各奔东西的境况。
  挚、干、缭、缺、叔、武、阳、襄:
  均为人名,具体身世不详。
  大师、亚饭、三饭、四饭、鼓、鼗、少师和击磬:
  大师:乐官之首。

  饭:依周礼,天子和诸侯用餐时均要奏乐;故,此乐官名可能来源于此。李泽厚先生认为大师即首席乐师,亚饭、三饭、四饭则分别为第二、第三、第四乐师。此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故从之。
  鼓:一般由两端绷紧皮面的空心圆筒构成,以一根或一对木槌敲击时发出深沉的咚咚声;作为乐官名,负责打鼓。
  鼗:古时北方偏远少数民族进贡传入中原的一种小型鼓,声响传不远,类似于现在的“拨浪鼓”;作为乐官名,负责摇鼗。
  少师:乐官名,大师的助理,负责伴奏。
  磬:取片状石材,制成曲尺形,上钻磨一孔,悬挂击之,分为单个的特磬与按律吕依次编排的编磬;作为乐官名,负责击磬。
  首席乐师挚去了齐国,第二乐师干去了楚国,第三乐师缭去了蔡国,第四乐师缺去了秦国,打鼓的方叔去了黄河流域,摇小鼓的武去了汉水流域,伴奏的阳和击磬的襄则去了海滨。
  日期:2019-02-27 11:45:42
  18·10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鲁公:
  姬姓,名禽,伯乃排行,是周公旦的长子,被尊称禽父。当时周公旦受封鲁国,但因其要留在镐京辅佐周成王,故派伯禽代为受封鲁国,因此,伯禽实为鲁国的第一任国君。他在位期间,平定了徐戎叛乱,并坚持以周礼治国。其辖区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阳谷一带,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
  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不施其亲:可有三种说法。一、据阮元《论语校勘记》“施,弛,古字通”,不疏远、离弃自己的亲人;二、《广雅》“施,予也”,不专宠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三、“施”,施罪于人,为自己的亲人隐罪,亲亲之义。
  鉴于第一说“施”通“弛”,鲜见于其他古籍;况且,如取此说,则与“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重义。第三说“施”直接作“施罪”解,在古籍中亦无他例。故,取第二说。
  其实,正如《史记·鲁周公世家》所说,伯禽临行前,周公旦教诲道:“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勿以国骄人”,专宠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亦会失去天下之贤人。因为专宠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自然便会疏远其他大臣,招致他们的抱怨。
  怨乎不以:抱怨不被任用。“以”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中的“以”,任用。

  无求备于一人:不求全责备,苛求他人完美无缺。
  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要专宠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不要使大臣们抱怨得不到任用。故友旧臣如果没有大的事故,便不要抛弃他们;亦不要求全责备,苛求他人完美无缺。”
  日期:2019-02-27 11:46:10
  18·11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本章所列八士的具体事迹已不可考;但可以确定是,此八士必为达者,而非仅为闻者。此外,从伯仲叔季的排行习惯来看,似是家族兄弟;我想,一个家族能同时代涌现出八位贤达之人,足见其族风了得。当然,本章亦可能如《诠解》所说,可能是为解释上一章,或作为上一章的例子。
  周代有八位贤士,即:伯达、伯适、伯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