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朋友刚成了一名外卖员》
第2节

作者: 真的是叫MARK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东西为什么变贵了,因为钱印多了, 这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的认识,所以货币超发的说法很容易被接受。但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货币,和宏观经济中的货币,或者说M2 (现金加上银行存款)是不一样的。普通人的印象中,货币主要是用来买东西的,也就是作为支付手段而存在。但M2中用作支付的比例并不高,更多是财富储藏的一种形式。正因为M2中的大部分并不是用来买东西的,尽管中美两国的M2/GDP差别很大,但通胀率差别并不大。

  财富有多种体现,像银行存款,股票和债券都是。如果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不发达,财富主要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M2占GDP的比例就比较高。所以,M2占GDP的比例,主要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资本市场是否发达,而不是货币是否超发。而且,过去几年中国M2和GDP增速的差越来越小,也不是因为以前超发货币下降了,而是因为更多的财富以M2以外的形式存在,比如说理财产品。
  有人觉得,货币超发没有引起高通胀,原因在于过剩的流动性流入楼市,从而减少了用来买东西的货币,或者说“房地产是货币的蓄水池”。这种看法听上去符合直觉,但其实是错误的。对于个人而言,花在买房上的钱,的确就不能买其它东西了。但对于整个经济而言,买房的钱并不会凭空消失,只是会从买房人的存款变成卖房人的存款,而卖房人一样可以用这笔钱去买东西,可见房地产根本不可能锁住货币。

  事实上,和一般人所认为的“钱印多了,需要房地产回笼货币不同(水多加面,面多加水)”不同,每次放松房地产的原因,都是因为没办法通过别的渠道印钱,只能借助房地产这个超级印钞机。

  为什么说房地产是印钞机?举个具体的例子,当一个人用自己的储蓄100万,再加上银行贷款30万,买了一套130万的房子,然后这笔钱就变成了卖房者的存款。买房前后,全社会的银行存款从100万变成了130万,M2就这么增加了30万,印钱就是这么简单。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卖房者拿着这130万存款,可以加杠杆买房。开发商面对火爆楼市,可以加杠杆买地。土地价格上涨了,地方政府又可以拿升值的土地作为抵押品加杠杆。而这些新增贷款最后都会变成银行存款,M2因此加速上行……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房价和杠杆的上涨会互相强化,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而且高房价也会恶化财富分配。所以当经济企稳之后,房地产政策很快会再次收紧。当楼市上行,大家都在加杠杆的时候,房地产是一部创造货币的“印钞机“。但到了下行的时候,又会变成一部消灭货币的”碎钞机“。比如一个开发商想降低杠杆,用1亿元的存款偿还1亿元的贷款,M2就会因此下降1亿元,或者说1亿元货币就此消失了。房地产既能创造也能毁灭货币的特点,导致其在过去十年中贡献了中国经济的大部分的经济波动。可以说,中国经济周期基本就是房地产周期。

  日期:2019-04-02 21:40:34

  有种看法认为,楼市下行,资金就会流向股市,股市就会走牛。现实情况远远比这复杂。楼市下行,从创造货币变成消灭货币,就会导致经济下行,对企业的盈利产生负面影响。但经济下行时,央行就会放松货币政策,流动性宽松能带来“水牛“。所以,楼市对股市短期走势的影响并不确定。但从长期看,没有基本面支撑的“水牛“是不可持续的,股市和楼市的大方向是相同的,而不是相反的。

  “货币超发”论认为控房价,关键在于管住央行的印钞机。当然,面对楼市上行,如果央行不断上调利率,的确可以把房价压得死死的。但当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时候,这么做的结果是货币无法扩张,经济陷入衰退。保增长和控房价,是中国经济每过几年就会面临的两难选择。
  问题在于,印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在中国经济中,和房地产一样能够撬动货币扩张的,就是高度依赖影子银行融资的土地财政。可以说,过去十年里中国经济的每一次触底回升,都是这两个部门的撬动信用之功。简单打压房地产和融资平台只会导致信用紧缩,而由于保增长的需要,对于房地产和融资平台的调控往往也很难持续太久。
  一、二线城市房价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制度造成一二线城市供给严重不能满足需求。现实中,需要通过严格的房地产政策来压抑需求。但每过几年,又需要松绑楼市来启动信用周期,以致于房地产政策很难保持连续性。所以要解决高房价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房屋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其次是找到替代房地产来撬动信用的办法,这样才能保持房地产政策的长期稳定。但房地产的替代并不容易找,因为房地产具有两大特点:由城镇化和居住条件升级带来的巨大投资需求,而且房屋和土地是优质的抵押品。

  一个选择是打通金融与财政,让商业银行为政府支出融资,这几年的PSL,地方专项债已经有这方面的趋势。但用货币政策为财政支出融资,可能会真的导致货币超发通胀失控。更理想的做法是通过各种包括减税在内的各种手段,来提高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同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以减少对抵押品的依赖;并加快土地市场化改革,为银行的信用创造补充抵押品。
  明斯基时刻
  过去几年,市场一直担心中国的高杠杆问题,主要是担心出现债务危机,也就是所谓“明斯基时刻”。美国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就出现了“明斯基时刻”。当资产价格下跌,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开始抛售资产,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的下跌,出现恶性循环, 市场流动性枯竭,最终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

  但是,“明斯基时刻”是否发生,取决于债务的结构,也取决于每个国家具体的制度环境。这样来看,中国几乎不可能出现“明斯基时刻“。一方面,中国实体经济部门的债务中,大约六成是国企和政府的债务,而且主要是欠国有银行的,所以政府有很大空间在不同的国有部门之间腾挪债务。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市场和金融机构都有很强的掌控能力。在恐慌出现的时候,中央银行能够及时为市场注入资金,也能够动员国有金融机构参与稳定市场,从而避免资产抛售和价格下跌的恶性循环。

  日期:2019-04-02 21:41:36
  汇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现实中,绝大部分流行的汇率“故事”,都是在升值或者贬值的预期下,被人们选择性相信而已。比如2015年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严重下行压力的时候,流行的“故事“是需要用贬值刺激出口。2016年年初外储下降很快,是资本外流推动贬值。到了2016年下半年房价开始加速上涨,是楼市泡沫将导致汇率贬值(保房价还是保汇率)。到了2016年底,居民换汇额度即将重启之前,是居民储蓄掏空外汇储备。当然,如果人民币面临升值预期,也不难找到一些“故事”来论证人民币为什么会升值,比如2013年人们普遍预期人民币升值,外储一年上升5000亿美元,当时流行的故事是贸易顺差和经济增长会带来人民币长期升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