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幸福来敲门(有一种缘分叫做L先生和D小姐)》
第22节

作者: 倘若往事成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1-13 20:58:09
  人,无论在恋爱前、恋爱中、恋爱后,还是在结婚前、结婚后,甚至离婚,都可以分为两个系,治愈系和致郁系。
  治愈系的人和致郁系的人,在日常交往中和恋爱时,是很难分辨判断的,可一旦生活在一起(同丨居丨),走进婚姻,两者之间就是两个极端。
  致郁系的人可以容忍,可以将就,可以得过且过,可以就算无话可说也生活在一起,可以在婚姻中如同死去的活着也无所谓,治愈系的人却是绝不。
  治愈系的人对婚姻有底线,对两个生活在一起也有底线,一旦事情超越了底线,治愈系的人都会决然离开,对于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治愈系的人的底线可以简单成两字:生长。
  曾写下这样的话:
  好的爱情是生长,坏的爱情是枯萎。
  愿意和一个人在一起,携手共度余生,应该是生活的所有点点滴滴都能孕育成种子,从而在心里种出整片大自然;而不是什么为了一棵歪脖树放弃整片大森林,更不是自己站在一方荒地上不断往下陷,在一起感觉像是要被掩埋。
  把文字里的爱情替换成婚姻,既是对治愈系的人的底线,生长两字的诠释。(这是在知乎上看到一种对人性以及关系剖析新的角度,觉得挺有道理。说白了就是治愈系的人跟哪一类人在一起都不用担心,因为他自身有足够的能量去温暖自己,照亮他人。作者说娱乐圈典型的几位治愈系代表:蔡康永,何炅,赵薇,王菲,李健,贾玲。先不说到底是不是如此,这几位大神除了贾玲不是很熟悉,其他几位都是我欣赏的知名人。说明潜意识里,我也是被治愈系的人吸引,然后慢慢地希望自己也能靠近治愈系。)致郁系的人对爱的概念是模糊的,习惯了用伤害的方式表达爱,更因为自己没有办法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会认定爱就是自己的所有一切都要以对方为中心,对方的所有一切也要以自己为中心。(曾经的自己就是致郁系,把每一段关系都折腾的体无完肤,自己不舒服,让对方也不舒服,一次次去挑战对方的底线和索取安全感,直到两个人都精疲力尽。)

  日期:2019-01-13 21:12:50
  这些天的个人状态不错,情绪稳定,内外安全感十足。时常性地提醒自己,过好每一天,每一个当下。晚上接到一个异国电话,一看就知道是L先生的来电。抑制不住的小兴奋,听到他在另一个半球的声音,遥远而熟悉。越来越了解一个人之后,我明白L先生习惯说些硬话,如果在我情绪低落或者对这段关系处于消极看法的情况下,我就会有种受伤的玻璃心。而最近这些日子,我过的不骄不躁,岁月静好。所以任L先生如何表现,如何说话,都伤不了我的金刚之身。提了个我的小要求,让他给我带个礼物,之前的沟通中,他说自己是直男,有时候需要对方表达出需求,他才get到。所以这次我没有再以含蓄内敛的方式去表现自己,而是直接地表达。至于L先生到底有没有放在心上,那就不是我需要担心的事。正如心经里所说的,心无挂碍,就是这个道理吧。19年,继续在事上练心,少一些鸡汤,多一些实操。

  日期:2019-01-19 10:22:20
  又到周末,19年悄无声息地走过了半个多月。昨天居然有了很大的太阳,自然的恩赐随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可我还是不幸患了周末综合症。那就是没有L先生的空闲日子,一下子被空虚和孤独侵袭。
  Ciao为意大利语,为见面时致意之用语,或用于再见 。这是他教我的一句意语。L先生出国的那些天,给我打过一个电话。第一反应是哪来的诈骗电话,接听起来,就听到了L先生中气十足的声音,语气鲜活,还是一如既往的幽默诙谐。
  “Ciao,L先森!”那一晚我睡得特别沉。
  前天得知老妹要订婚了,婚期在19年的五月份。作为姐姐,内心为她祝福,为她开心。只是在当晚,做了一个真实而落寞的梦。梦境:老妹结婚的场景。所有人都有说有笑,我也忙前忙后着。只是和他们不同的是,没有L先生陪伴自己,人群里的孤独深入骨髓。人就是这样的前后矛盾,享受孤独,也害怕孤独,在这样的反复循环中,日子一天天的接近生命的终点。
  日期:2019-01-19 10:55:13
  奶奶在天色渐黑的时候,突然坐在门口独自哭了起来。我寻声下来,问起原由。奶奶一脸天真而心痛的表情:“爷爷怎么就走了呢?都没人告诉我,他什么时候走的?”原来是健忘症让奶奶忘记了爷爷的事。
  “难怪这两天都看不见他,老头子怎么就走了呢?明天去他的坟上看看他.”奶奶说着这翻话,一下子让我的鼻子也酸了起来。生死两茫茫,任何宽慰的话在此刻都显得无力而单薄。熟悉奶奶的都知道,她是村里有些名气的霸道而强势的婆婆,和老妈这些年的恩恩怨怨非三言两语能说的清(婆媳在一起的各种争执与伤害)。奶奶的口头禅是:人活着没意思。我是听着她的这句口头禅长大的,而她也说着这句话,活到了87岁,身体无恙。说话中气十足,有情绪不藏着掖着,强硬而撒泼。即便是如此泼辣的一个人,在面对自己老伴的离去,也老泪纵横,深深的不舍与心痛。

  爷爷在的时候,奶奶是个村里的小灵通,白天擅长穿梭在村里的各户人家,棋牌室,跟谁都能扯个两句,十足的主外之妇。用她的话说,在家里呆不住。三餐也是捧着碗筷在别人家里吃完的,但这些习惯并不影响他们夫妻的感情,因为爷爷包容呀。后来,奶奶闲得慌,开始重新回到劳动的主场,不停地往家里捡柴火。任谁说也听不进去,无奈老爸多次把她堆在家里的柴火搬运出去,因为实在是太占空间了,人都不容易走动。直到爷爷走前的一两个月,奶奶突然停下了这个爱好,这对于一个健忘症的老人来说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她最贤惠的时候就是在爷爷离开人世最后的这段日子。奶奶做饭,帮爷爷洗衣服。(这些在以往都是爷爷自己做的)爷爷奶奶之间应该是有爱的,不然风雨将近七十年,老两口何如能岁月静好,相伴一生。

  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在波动,可是我愿意。如果真的做到六根清净,生而为人,如清水挂面般地走一遭,那是该多无趣。我愿意去体验能量的流动,情绪的起伏,这才是鲜活的生命体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