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恩仇录——见证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第19节

作者: 折冲万里
收藏本书TXT下载

  渤海国从未威胁辽东半岛,可唐朝对辽东半岛的统治还是数奇不遇、坎坷不平。营州之乱爆发后,契丹人一度肆虐辽西,并严重威胁着辽东半岛。幸得辽东都督高德武持危扶颠,“以数百之兵”挡“两万之寇(契丹叛军)”,取得了“破逆贼孙万斩(孙万荣)十有余阵,并生获夷贼一千人”的辉煌战绩。高德武的获胜,彻底挫败了契丹进据辽东的企图,也让危急的辽东情势转危为安。因高德武战功卓著,并“使国家无东顾之忧”,武周政权特对其予以褒奖。平定营州之乱后,契丹、奚两蕃又倒向突厥,辽西再成战场。此后近二十年间,唐朝(武周)只能通过海路沟通辽东。宰相狄仁杰以“省军费于远方”为由,一度建议裁撤安东都护府。可女皇武则天认为,正是安东都护府的存在,才使得契丹始终不能东据辽东。故而,武则天没有裁撤安东都护府,但为了平息朝野议论,便将安东都护府降格为都督府。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又恢复为安东都护府。只是,长期以来,唐朝只能以海路联系辽东半岛。交通的受限,削弱了唐朝在辽东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同时,唐玄宗继位后,急于招抚渤海国,以牵制契丹。可渤海国对唐朝在辽东的驻军,非常畏忌。故而,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唐玄宗在册封渤海国的同时,再次做出重大让步。将安东都护府迁出辽东,迁往平州(今河北卢龙)。然而,安东都护府的迁治,并不妨碍其继续履行管辖辽东的职能。成书于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的《唐六典》明确记载,安东都护府依旧管辖着辽东地区的十四个羁縻州。况且,渤海国归附后,唐玄宗又将安东都护府迁回辽西地区。自后,安东都护府便成为边疆藩镇下辖的一个军镇,接受平卢节度使的节制。

  平定安史之乱后,安东都护府改转由卢龙节度使(或幽州节度使)节制。卢龙节度使为保存实力,以与外藩及朝廷相抗争,奉行“擅地自安”的策略,“鄣戍斥候益谨”。也就是不断强化边防戍守,并广布斥候侦察。其实,相比于盛唐时,唐军动辄铁骑出塞,横扫漠北、荡除敌寇,卢龙镇的防边举措,太过保守了。幸好,安禄山叛变前,曾大举征讨契丹、奚,两蕃遭到沉重打击,无力再威胁唐朝边庭,而且,直到百年后的唐末,两番才逐渐恢复元气。

  受益于此,卢龙镇的谨慎举措,仍旧取得了“不生事于边”,“奚、契丹亦鲜入寇”的良好效果。安定边庭的同时,卢龙节度使继续履行兼押诸蕃的职责。史载,“岁选酋豪数十入长安朝会,每引见,赐与有秩,其下率数百皆驻馆幽州”。又据唐德宗时,地理学家贾耽《道里记》的记载:“营州东百八十里至燕郡城,又经汝罗守捉,渡辽水至安东都护府五百里……自都护府东北经古盖牟、新城,又经渤海长岭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足见,此时的辽东地区,还在卢龙镇治下的安东都护府管控中。可别看,辽东疆土如故,此时,唐朝却有意,将辽东地区送予渤海国。唐朝何故要分疆裂土那!原因两点:藩镇割据、气候异常。

  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常常恃强,割据一方,无视朝廷。唐朝对这些飞扬跋扈廷的藩镇,忍无可忍,早欲除之而后快。唐德宗先行削藩,因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削藩功败垂成。元和年间,唐宪宗再举削藩,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诸藩镇或灭、或降,皆臣服于朝廷号令之下,唐朝在名义上,复归于统一,史称“元和中兴”。可惜,宪宗死后,河朔三镇再度反叛,不禀朝命,为祸一方。此后,受宦官专权、牛李党争的掣肘,历任唐朝君主,即便有志再清寰宇,也都力有不逮、无可奈何。唐文宗曾慨言,“去河北贼(指河朔三镇)易,去朝廷朋党难!”而且,直到唐朝灭亡,朝廷也未能再削平河朔三镇。但唐朝还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尽可能压制河朔三镇,降低其对朝廷的威胁。河朔三镇中最北的卢龙镇(即幽州),距离渤海国最近,且卢龙和渤海同属强藩。如若,将辽东半岛划给渤海国,渤海国便可毗邻幽州,两强相邻,间隙必起,正好可为朝廷所用。起码,渤海国在侧,足以对卢龙镇起到牵制作用。

  偌大辽东半岛,本是唐朝直辖疆土,就这么送予渤海国,未免太可惜了吧!虽说可惜,倒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因为,全国范围的气候异常,已让唐朝对掌控辽东,有心无力了。
  自八世纪中叶起,东亚地区气候逐渐转冷,某些时段的寒冷特征,与明清小冰期十分相似。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提旱,春季,气温回升的时间则推迟,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地发生。唐代文人的作品,就多次提到长江流域结冰的情况。贬于江州(九江)的白居易曾写道“九江十年冬大雪,江水生冰树枝折”,“冰铺湖水银为面,风卷汀沙玉作堆”。诗人孟郊也曾在《寒江吟》中写道,“寒江波浪冻,千里无平冰”。诗人杜甫泛舟洞庭湖时,亦写道,“寒冰争倚薄,云月迟微明”。可见,唐代长江流域的冰冻现象,已经非常普遍。而气候转冷,必然导致夏季暖湿气流减弱。这又引发了长期的干旱少雨,以及天下谷物的连年歉收。

  于是,在原本的藩镇、宦官、党争外,恶劣气候的出现,再次加速了唐朝衰落。受气候的影响,唐代,中国北方的农牧交界线,开始向南推移。晋北、陕北的农业区,转变为畜牧区,内蒙古中部,则完全成为了游牧区。与此同时,气候异常也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引发连串效应。开成年间,漠北回鹘汗国连年大雪,饥荒严重,疫病流行。史称,“会岁饥,大雪,羊马多死”,回鹘部民“冻馁死”甚多,回鹘遂衰。在饱受自然灾害的荼毒后,北方各支少数民族,在气候异常的驱使下,开始不断南下或内迁。西北方向,大量的党项、吐谷浑、沙坨突厥,迁徙至内地。而北方,漠北的回鹘汗国,还有契丹、奚两番,也都不断南下。

  辽东地区原本是农耕文明、游牧(渔猎)文明的过渡区。受气候影响,辽东地区,曾占主导地位的农耕经济逐渐退化,当地的汉人也越来越少。反倒是,进入辽东的游牧势力愈发壮大。而农耕与游牧势力的此消彼长,无疑加大了唐朝戍守辽东的难度。中唐诗人王建,曾在《辽东行》中写道,“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黄云盖地雪作山,不惜黄金买衣服……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宁为草木乡中生,有身不向辽东行”。作品中,作者生动描绘了辽东地区,气候苦寒、环境艰苦、防务残破,戍守唐军唯有在冰天雪地中,啼饥号寒的凄惨之景。而这也是国力窘困、边庭告警的情况下,唐朝勉力支撑局面的真实写照。当时,戍守辽东已成唐朝不愿承受的沉重负担,继续下去,只会透支宝贵且有限的国力。几经斟酌,唐朝认为,与其让辽东地区逐渐落于胡虏之手,倒不如划给渤海国。这样,即可借渤海国之手,阻止游牧势力侵入辽东。又可让渤海国从背后,牵制桀骜不逊的卢龙镇,让朝廷渔利,何乐而不为那!于是,约在九世纪中后叶,唐朝正式将辽东半岛划拨给渤海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