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本义》
第7节

作者: 天行健1927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年我出任顿丘县令时,正是二十三岁,我至今回想起那时的所作所为,还是没有什么感到后悔的地方。现在你也是二十三岁的人,怎能不经常勉励自己呢!”
  曹操任顿丘令不到一年,由于桥玄和另外几位正派大臣的推荐,灵帝下诏把他调回朝廷,任议郎之职。但曹操在仕途上仍然是非常坎坷,宦官们仍然寻找排挤他的机会。光和元年(公元178)十月,灵帝的宋皇后受到宦官们的陷害,在暴室②中忧愤而死,她的父亲不其乡侯宋豐阝和兄弟们都被杀死,其中有一个兄弟讠隐(隐,yǐn)强侯宋奇,是曹操的堂妹夫,宦官集团抓住了这个把柄,曹操受株连而被免了官。他被免官不到二年,到了光和三年(公元180)六月,灵帝下诏:命公卿举荐能通《尚书》、《诗经》、《左传》、《谷梁传》者各一人,拜为议郎。桥玄等老臣又乘机推荐曹操“能明古学”,曹操便又被起用为议郎。当他再次入朝时,想起几年来的宦海浮沉,自有无限的感慨。

  日期:2019-03-05 14:48:26
  且说这时朝政的昏暗日甚一日,不仅宦官集团腐败残暴,贪官污吏都在千方百计地搜括民脂民膏,灵帝本身也非常奢侈贪婪,竟在西园公开卖官,各种官职都有定价,如二千石之官定价二千万钱,四百石之官定价四百万钱等等。古代以粮食为标准计算俸禄,所谓若干石之官,就是每年享受若干石粮食为俸禄的意思③。东汉官吏的俸禄已改为一半给粮,一半给钱,二千石之官指中郎将,太守等官员,所以当时在 惯上称太守为二千石。灵帝还规定:因德行高尚被推选上来的官员,可以享受优惠的待遇,按定价交纳一半或三分之一;愿意当县令、县长的,可以向朝廷上书自陈,根据该县面积之大小,人口之多少,土地的肥瘠和物产之多少来议价。富者先交钱,贫者可以在到任后再交,但价格便要翻一番了。灵帝还授意他的左右之人卖公卿,凡朝官想要升任公卿的,可以私下向灵帝的左右交一笔钱,公千万钱,卿五百万钱。

  灵帝卖官原来是他的生母董太后的主意,灵帝在作解渎亭侯时,家里常常苦于钱不够用,所以现在董太后让他卖官敛钱,灵帝也常常叹息桓帝没有私房钱,所以这回要大捞一把。他命人在西园立了一个库,专门贮藏这些卖官的钱。灵帝卖官的消息传开以后,一些正直的官僚和士人无不摇头叹息,有人说:
  “皇帝卖官,廉耻扫地,汉朝的大厦将要倒坍了。”
  光和三年 (公元180)这一年,居于深宫中的灵帝,已经28岁了,对处理朝政仍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每天只知吃喝玩乐,国家大事主要是听任一些宦官、宠臣去主持。他曾在宦官的保护下,微服出宫冶游,看到市场上店铺、货摊和酒楼饭馆鳞次栉比,人流熙攘喧闹。觉得比宫廷里好玩得多了。回宫之后,和宦官们筹画了一番,便模拟起市井来,在宫中布置了一个商业集市,有商店、酒楼、饭馆、货摊等等,让一部分嫔妃、宫女扮作老板娘贩卖,另一部分嫔妃、宫女以及宦官、近侍们,则打扮作顾客前来购买。灵帝也穿着商人的服装。眉开眼笑地穿梭于其间,这里看看,那里望望,好像自己就是一个大老板,觉得非常心满意足。感到疲倦了,就拉上几个嫔妃,进人“酒楼饭馆”,在美女的陪伴下,连吃带喝,尽情取乐。但见那些扮作买卖双方的人们,为了讨价还价。唧唧喳喳地争吵不休。彼此还互相盗窃货物,有些人还因此拳脚相加,打了起来,真是宫廷中的一场闹剧!

  灵帝又非常喜欢玩狗,在西园养了许多各式各样的狗,还给他最喜爱的狗戴上“进贤冠”④,封以官爵,佩带印绶,大家戏耍以为笑乐。灵帝又好玩驴,西园里也养了很多驴。他常常坐着四个白驴拉的车子,亲自赶车,在宫中驰骋周游。雒阳城里的人,听说皇帝坐驴车,便争相仿效,坐驴车者有之,骑驴代马者有之,一时之间,雒阳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驴,使驴的价格暴涨到和马一样了。一些正派的士君子听说皇帝如此荒唐,无不为皇帝的玩物丧志而痛心疾首,认为这是在宫中出现的一种 “妖异”,是亡国之兆。后来西晋的史学家司马彪评论说:灵帝卖官鬻爵,还宠用小人为官,真是 “狗而冠也。”又说:

  “在天上飞行的莫如龙,在地上行走的莫如马。驴本是一种迟钝的牲畜,如今却把它看得贵重起来,好像是上天告诉人们:国家将要大乱,贤愚倒置,执政者都像驴一样。”
  灵帝又下诏:各地要贡献珍宝,存入私库。各郡国接到诏书后,就乘机向下属官员和人民群众大肆搜刮掠夺,除了贡献给皇帝外,还可以将其大部分据为己有。于是在皇帝的带动之下,贪污搜刮之风日甚一日。各郡国向皇帝贡献珠宝时,要先向由宦官主管的内署献纳一笔财物,称为“导行费”,纳费之后,宦官们才给他们通报皇帝,收纳贡物,宦官们也由此大饱私囊。
  中常侍吕强是宦官中少有的正直清廉的人物,他对皇帝和宦官以及各级官僚的贪婪之风忧心如焚,便向皇帝上疏说:
  “天下之财,莫不禀阴阳而生,都属于国家与陛下,岂有公私之别?而今陛下别立私藏,与国家异财,实在是违背了祖制。而宝货输入内府,又要先纳‘导行’之费,使中官得以饱其私囊。取于民者多,献于君者少,层层盘剥,处处扣留,怎能不把民脂民膏搜刮殆尽?贪吏服轻食肥,百姓啼饥号寒,他们求生无路,就要被逼造反。况且,此风不止,便是助长贪污,奖掖阿媚之臣,使忠良侧目,志士寒心,朝政何时能有澄清之日?臣为此痛心疾首,惶恐不安,因而冒死陈词,请陛下明察。”

  灵帝看过奏章之后,•毫无悔悟之意,就把他放在一边了。但吕强的上疏,却激怒了当权的宦官们。必欲伺机除掉这个中官当中的“内奸”而后快。

  光和五年 (公元182)正月,灵帝听说各地的谣谚很多,内容多是对社会和朝廷不满的怨言,他认为这是一种不祥之兆,心里甚为不安。但他却不来寻找政治黑暗的根本原因,却认为:哪个地方谣谚多,就说明哪个地方的刺史和二千石 (太守)贪暴害民。于是便向三府⑤下诏:根据谣谚来查办刺史和二千石。司徒陈耽是一个老实正派的官员,认为光凭谣谚来查办地方官吏并不合适,所以司徒府接到诏书后采取了慎重的态度,按兵未动;而太尉许彧(玉,yu)、司空张济二人,却乘机收受了大批的贿赂。凡是给他们行过贿的地方官或者是宦官的子弟、亲属、党羽,虽然贪赃枉法,民愤极大,也不加过问,却纠举了边远州郡清廉奉公、甚孚民望的刺史和二千石二十六人,把他们免官征召到京师加以审查,有的还马上被收扑入狱。不料这些人刚刚被免官征召进京,后面马上就跟上来各州郡的代表数十人,跪在宫门之前,头顶文状,进行请命,要求赦免这些清官。这时曹操在朝廷里做议郎,每天优游无事。看到各州郡代表伏阙请命的情况,颇受震动,自以为身居议郎之职,有责任对皇帝拾遗补阙,迸献忠言,便和司徒陈耽联名上疏,内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