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长歌》
第9节

作者: 我非扶苏
收藏本书TXT下载
  问题又来了,史记派的“河北”,说的自然是北部都成群,而河南却有两种说法 :东部区和西部区,这就牵扯出了第二个问题:亳在哪里?或者说成汤的故居亳在哪里?
  这似乎不是个问题,亳不是在商丘地区吗!
  还真不一定,因为好像有很多个亳,够复杂吧!那就还是先解决第三个问题吧:有多少个亳?
  史书记载没有十个也有八个,这里就不讨论了,但最后可信度较高的有三个:北亳、南亳和西亳。这三个亳的位置很复杂,也有争议,那我们就简化一下吧!
  南亳和北亳都属于东部都城群,南亳在今商丘以南,北亳在商丘以北至山东境内,都离得不远,这两个亳应该都属于当时的都城地区,只是旧的都城用得太久,资源枯竭,那就在不远处建一座新的都城,这在后世并不少见,因此所谓的南亳和北亳什么的,其实都属于亳,也都可以称为亳。
  关键问题是那个所谓的西亳,此亳远在两百多公里之外的西部都城群,故称西亳。
  更关键的问题是成汤当初有没有到过这里,或者说有没有在此建都。商在灭夏之前的部落时期,一直都在东部活动,也就是说成汤在灭夏之前,这个西部区属于夏的势力范围,有可能成汤灭夏后在这里居住过,或是为了方便管理夏国的故地和遗民,在此处建了一个仅次于都城的大型城市和行政机构,还是有可能的。
  而且商王朝在夏朝故地没有经过长期的治理,是不会轻易的将都城迁过去的,至少成汤是不会的。所以说成汤将都城迁到西部而建立西亳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因此,史记派中,成汤故居亳是商丘地区的亳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现在一目了然了,亳就是商丘地区的这个亳,河南自然就是黄河以南的东部都城群。
  好了,这些问题到此为止。
  先提示一下,到目前为止,除了殷墟就是文献中殷的可信度较高外(并非绝对),其它的几乎所有都城的位置都存疑。

  如此说来,有商一朝,几乎所有的都城位置和迁都路线都是有争议的,文献记载又太过模糊,两大派系截然不同的观点虽然都不完全可信,但却提供了商朝特别是中后期的大概都城方位和迁都路线。
  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成果来看,商朝中后期的迁都活动主要在东部区和北部区之间,而且是频繁的迁都,因为这两个地区都属于黄河的下游地区。迫于黄河的水患,另外设立一个或数个具有都城功能的行都是有可能的,历史中这种现象也不少。
  而殷墟在中后期是以主要都城的形式存在的,从殷墟的规模来看,即使没有文献中的两百七十多年,那至少两百年左右还是有的。
  盘庚迁都前后的位置其实真的说不清了,但比较清楚的是,盘庚之后的武丁是长期在殷的,而且还在那创造了盛世。

  更清楚的是盘庚在九世之乱后中兴了王朝,为武丁的盛世打下了基础,这已足够。
  如此说来,盘庚从哪里迁到了那里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最权威的文献也只是口耳相传的传说,已破解的甲骨文中也没有相关记载。
  对很多事来讲,没有结果可能是最好的结果,盘庚迁都就属于这种,至少目前是,因为考古从未停止,学术讨论也从未结束。
  日期:2019-02-19 15:14:24
  【一切都在继续】
  我么可能怀疑伊尹与太甲的往事,也可以怀疑盘庚迁都的路线,但却不能怀疑镇国之宝司母戊鼎,也不能怀疑那万千甲骨,更不能怀疑这些背后的一个盛世───武丁盛世。
  这是历史中的一个盛世,也是第一个盛世。
  盛世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能创造的,但都离不开一个核心人物。一个灵魂人物在众多优秀人才的帮助下,能打天下,能中兴国家,也能创造盛世。
  这个盛世的灵魂人物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武丁,武丁是盘庚的侄子,也是商王小乙的儿子,曾被小乙安排到基层体验过艰苦生活,可见是着重培养的。
  当然主要还是武丁本身是有能力的,他继位后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网罗人才,而傅说就是其中的代表。

  “武丁求说”的故事不但说明了一个君王能力再强也需要贤臣的辅佐,也说明了君身边从来不缺贤臣。因为傅说出身低微,而武丁重用傅说不但体现了他高超的用人水平,更是展现了他创造盛世的决心,关键是傅说只是众多人才中的一位。
  武丁是幸运的,不但有贤臣辅佐,还有贤内助相助,此人就是他的其中一位妻子───妇好。
  妇好不但代表国家南征北战,还主持祭祀活动(在当时祭祀和战争一样都是国家头等大事),所以说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是名副其实。
  在贤臣和贤内助的辅佐下,武丁将商朝的领土、经济和文化都推向了高峰,而这个文明高峰的见证地就是今天的殷墟,当时的殷都。
  至于殷就不多说了,今天我们习惯称商朝为殷商,这个称呼是不是迁都殷以后因为殷的影响力太大,后世才这么叫的,那就不得而知了,在这也不讨论了。
  但要明白,今天的殷墟不但是商朝辉煌文明的见证地,也是我们打开商代文明府库的一把钥匙,殷墟也可能只是商朝文明的一小部分,却是当时华夏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
  可惜的是,武丁之后,商王朝就进入了一个对盛世的消耗阶段。所幸的是,武丁打下的家底很厚实,被他的子孙们消耗了挺长时间,但时间久了,坐吃也会山空。
  最后王位传到了没有什么能力的帝乙这里,王朝已经在悬崖边徘徊,就差一个人推一把。
  帝乙是谁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可他的儿子却无人不知,也正是他的这个儿子果断的将王朝推下了悬崖,此人就是夏桀的第一位追随者,也是那个发明了酒池肉林的末代君王的代表───纣王(这位仁兄后面再聊)。

  商王朝共历三十余王,有五百多年的国祚,也有了一个王朝该有的一切:大治、衰弱、中兴和盛世。最后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灭亡,然后被取代……
  这似乎是夏王朝的翻版,但却更像一个王朝,一个国家,随着不但出土的文物,这个曾经神秘而模糊的王朝开始变得清晰。
  这是一个伟大的王朝,在巩固了承载着中原文化的中原地区的同时,也在向四周不断的扩展,从发现的商朝遗址分布点可以看出,商朝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原核心地区,达到了北至辽河,南至长江的广大地区。
  从出土的青铜器也可以看出,商朝的青铜文明已经进入了非常成熟的阶段,其中以殷墟的青铜为最,又以其中的司母戊鼎为最───历史之最,世界之最。
  这是一个怎样的王朝?是一个真正的广域王权型的王朝,一个文化和经济都达到空前高度的王朝,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五谷六畜都有了,财富和粮食都出现了剩余。温饱解决了(这很重要),人们才有时间去做包括手工业在内的其它事,这就有了精美的玉器、精致的青铜器和陶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