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小吏》
第51节

作者: 路途无尽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道公文的重要性,在《万历野获编》的一则轶事能体现一二。

  万历初年,司礼监太监冯保,密差锦衣校尉到河南新郑,众校尉扬言令退休在家的前首辅高拱自裁,全家恸哭之时,高拱处变不惊,喝问诸锦衣校尉:“驾帖何在?”校尉拿不出,只得退走,而高拱全家得以无恙。
  然而即便皇帝发下驾帖,也意味着程序只走完一半。锦衣卫还需持驾贴到刑科批定,才能开始拿人。
  如果刑科不批,或者驳斥后,严格上来说,皇帝也无可奈何。这样的规定,目的在于制衡锦衣卫的权力。
  但是制度设计者苦心经营的平衡,会随着某些权要的崛起、或者皇帝本人的意愿,而被打破。
  有明一代,锦衣卫权势有所消长,原因正在于此。
  当然,因为锦衣卫职权的特殊性,所以民间多有误传,但是在明朝官场之间,却都是熟知这一流程的。

  嘉靖年间的河南道滑县,发生在七品县令张佳身边的一个故事,则很好的说明了锦衣卫的权利,是有所制衡的的这一点。
  因为滑县县衙主事犯了事,被张县令关入大牢。
  有一天,两个身穿飞鱼服、手持绣春刀的男子,声言是来查抄主事家的。
  张县令见到两人即无驾贴、更无兵部批定,当即明白两人是假冒的,他遂一边安抚这两人,一边却是让人通知捕快到来。
  最后两个假扮锦衣卫的匪徒,被绳之以法……
  而张佳县令不但无事,反倒屡屡高升!
  由这两件小事,就知道明朝的锦衣卫,并非是像历史记载那样横行霸道,可以目无王法,随意抓捕他人的。

  至于为何历史上的锦衣卫,为何竟然深入人心的“坏”——堪称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典范!
  则要从《永乐大典》这个明末时依旧完整保存下来——世界上最伟大的百科全书,来管中窥豹了!
  此书成于成祖朱棣年间,后经誊抄。共有一万余册,计三亿七千万字,到了清末光绪年间,只剩下了区区八百册,有这一件事就知道明朝为何那么“黑暗”了!
  持续长达两百五十余年,顶峰时刻足足一百四十年,康麻子时期更是平均一年高达2.2次的文字狱,足以证明文化毁坏的严重性!
  只此一点,就当知道,明史的可信度究竟如何低下了……

  见到曾阿牛拿出了锦衣卫的腰牌,船家当即可放心下来。
  “原来是锦衣卫大人办案,小老儿多有怠慢了!”
  “船家勿怪,某身负要务,是以不得不隐瞒一二!”
  曾阿牛解释一句,他后背隐隐有了冷汗,幸好这船家不知道锦衣卫的行事章程,不然他可就惨了……
  陈奇瑜道:“船家,此间多有人犯,还请船家暂避一二!”
  船家醒悟,急忙带着几名艄公,返回了船舱。

  不多时,四名服用了毒囊的刺客,三人都气绝身亡,唯有一人被抢救下来。
  曾阿牛虽然没有亲自参加过审讯犯人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世代从事锦衣卫的官二代,他却是知道该如何才能从人犯口中套出实情的。
  在曾阿牛的指点下,侍卫们将三个活着的刺客分别关押,然后开始逼供起来。
  而徐锦因为胳膊上的伤口很深,几乎见了骨头,所以有点活动不便,这掩埋死人的活计,就落到了张书堂身上。
  让侍卫们带上死尸,张书堂带人下了船,在沙洲上找了一处地方,挖个深坑,将死尸剥去了衣服,投了进去。
  侍卫们填埋死尸,张书堂则是拿出火折子,将这些衣衫都给一把火烧了。

  返回船上之后,陈奇瑜还在舱内等待,见到张书堂归来,问道:“都掩埋了?”
  “是的,”张书堂道:“我将刺客的衣衫剥下,另行焚烧了。”
  “做得好!”
  陈奇瑜赞了一声,皱眉道:“书堂可曾猜出这一群刺客是何方人马?”
  张书堂摇摇头,道:“虽然末将猜不出这些人来自哪里?但是末将敢肯定,这些人并非是唐王府之人!”
  “哦?”陈奇瑜捧着茶碗,喝了一口热茶,这才道:“为何这么肯定?”
  张书堂道:“大人,末将自幼便在唐王府生活,不敢说对王府众人全部都知晓,但是似这等死士,纵然是唐王府有心培养,也是瞒不过末将的!”
  他叹息道:“是的,五王子的确是作恶多端,甚至还毒杀了世子,但是,此人做小事而忘义,举大事而惜身,可以用胸无大志来形容也不为过。
  故此,若是说他养着几十个死士,意图不轨,他却是没有胆量的!”
  陈奇瑜点点头。
  那朱器塽其人,虽然他仅仅只有数面之缘,但是以他观之,却是的确与张书堂所说无疑!

  “那书堂可有猜测?”
  陈奇瑜揪着胡须,询问道。
  “咚咚咚!”陈芙蓉施施然的下楼,刚才差点没吓死她。
  见到面前的这个被她称呼为软脚虾的男子,竟然还能够与叔父谈笑风生,陈芙蓉不由得诧异的多看了张书堂一眼。
  “看不出来啊,你不害怕吗?”陈芙蓉顶着一头略显散乱的长发,脸庞却是依旧有些惨白。
  张书堂苦笑一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
  “蓉蓉,烧点开水,给大家都泡杯茶,你也别在这里胡闹了,人家是懒得与你计较!”
  “哦!”陈芙蓉许是被吓得惨了,竟然出奇的没有再斗嘴。
  也不知道曾阿牛正在怎么逼供,被关押在底仓的刺客,竟然发出了渗人的惨叫。

  第六十一章:后金探子
  不多时,曾阿牛浑身血污的走了上来:“大人,幸不辱命,他们招供了!”
  曾阿牛有些疲惫,脸色也略显苍白,想来亲自审讯和听闻祖辈声言如何审讯,还是有差别的。
  这个可以冷静的一箭将人脑袋射爆的汉子,竟然隐隐有些虚脱的征兆。

  “你说说看!”陈奇瑜挥挥手,侍卫们就迅速把守在了四周,预防有人偷听。
  曾阿牛娓娓道:“此事说来话长了……”
  原来,这群人乃是后金训练的探子,深入明朝内部,是为了打探消息来的。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以江洋大盗的身份出现。

  不知怎么的,五王子知道了这一伙人的厉害,便亲自找上门,欲要借助他们的手,铲除陈奇瑜一伙……
  陈奇瑜皱眉道:“野猪皮的人?他们来大明做什么?”
  野猪皮并非是蔑称,而是努尔哈赤的满族语的汉语直译。
  努尔哈赤写作拉丁文乃是nurgaci,一般写作nurhaci。
  在满语中,野猪皮这个词是nuheci,因为小野猪是nuhen,在满语里n是名词原形后缀,ci是名词派生性后缀,把小野猪nuhen的n去掉换成ci就变成野猪皮了。

  满语词法里指代男性多用阳性音,指代女性多用阴性音,比如:haha男、hehe女,ama父、eme母、a男孩、女孩、dou弟弟、nen妹妹.....等。(仔细拼读一下,满语与汉语拼音的发音很近,你会发现清宫戏里面的称呼很有意思。)
  可能当初塔克世给儿子起名时,本来该用nuheci,但考虑到生的是男孩,名字用阴性音结尾不大合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