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才走上人生正途的刘邦的后半生——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15节

作者: 赵王ZW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这么一折腾,周天子的王权开始衰落,诸侯王势力逐渐坐大,久而久之,形成争霸的局势。老百姓的生活也就更加困顿了。

  根据《荀子》记载,周灭商后,周公辅政,建封七十一国。但到了春秋时期,全国前前后后有大大小小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想象一下,天子是个空架子,如果你是一方诸侯,土地、人口、城池、战车都不比天子差,你会怎么样?我们不作阴谋论,不说人人都有野心,但我们也不作赤子天真论,这么多封土一方的诸侯,总会有人有野心,要攻伐,那么,即使没有野心的诸侯,也就无法避免被卷入纷争。开始的时候是这样,时间长了,野心这种说法也要退位,因为你不攻打别人,就要被别人攻打,为了保全自己,就要壮大自己的力量,要么主动出击,要么强力防守。借用孟子的话一言以蔽之:春秋无义战。

  但经历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期之后,整个社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司马迁总结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司马迁说的“本”,是指君不君,父不父,子不子,说的就是当时整个社会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变化。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终成五霸。春秋五霸,秦、楚、齐的势力一直延续到战国。五霸中的晋国本是周天子一脉,周初成王年幼,以桐叶封弟唐叔虞,国号唐,唐叔虞死后儿子即位,改称晋。晋国实力雄厚,但因为内部六卿实力不相上下,互相倾轧,到了战国初年,六卿中韩、赵、魏三家灭掉另外三家后把晋王室给瓜分了。至于五霸中的宋国,本来就是抱齐国大腿和齐国捆绑营销的,到了战国可以暂时忽略,到了更后期,已经刺刀见红了,齐国也就不把它养在身边了,索性招呼着楚国和魏国一起,把宋国给瓜分了。

  春秋时期还有两个诸侯国不得不提。吴国和越国。这两个诸侯国都偏居东南,对中原诸侯国来说人民断发文身、僻处蛮荒之地,看不上。这给了吴国生息发展的机会,慢慢的,在众国的不关注之下,吴国强大起来,开始结交诸侯国。在晋国的支持下,吴楚之间开始产生摩擦。到吴王阖闾的时候,楚国内部争斗,武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杀死,武子胥逃到吴国,成为阖闾重臣。十年后,武子胥帮助阖闾伐楚,攻入楚都,伍子胥报父兄之仇,掘楚平王之墓,鞭楚平王之尸,吴国崛起。跟着吴国又北败徐国、齐国、鲁国,成为强国。但是,吴国甫一强大,十年之后就被曾经的手下败将越国给灭了。勾践灭吴后,北上征讨其他国家,很快宋、郑、鲁、卫、陈、蔡诸国纷纷来朝,越国成为春秋最后一霸。但到了战国时期,越国三代连续发生弑君事件,越国逐渐衰落。

  至此,秦、楚、齐、韩、赵、魏,七雄已具其六。
  至于燕国,历史悠久,始于武王灭商后分封天下,其弟姬奭封于燕。燕国地僻偏北,近山戎,虽然几百年间,也有战争,但诸侯纷争,不太在意这个地方,春秋时期燕国得以生息发展。到了战国中期,诸国混战,齐国趁乱攻打燕国,燕国为自保向韩、赵、魏求救,三国救燕攻齐,一来二去,本来有点任人宰割之势的燕国反而把强齐给打败了,至此燕国跻身战国七强。
  七强不断攻伐,小国弱国相继被七国所灭。七国之中,秦、齐最强,秦犹强,于是有了苏秦合纵六国联合抗秦和张仪事一强以攻众弱——合纵连横的外交、军事策略。

  春秋战国尚武,更亦尚智。战车攻伐取人城池是常态,不战而屈人之兵亦是常态。所谓上战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所以春秋战国以降,舌辩权谋之士奔走于诸侯之间。毛遂、范睢、烛之武、乐毅、陈轸、冯谖、公孙衍、苏秦、张仪……无论出身如何,成就如何,都具有三寸辩舌雄于百万之兵的强大外交能力。
  频繁的战争,频繁的王权争斗,频繁的富贵更替,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人和百姓家国观念弱化,士无常主成为共识,谁能养士,谁能用士,士则奔走其国、乐为其所用。人才广泛而频繁的流动,也使各国之间的势力不断产生微妙的变化。
  诸子百家学说的产生根源也在于此。有人售力,有人售智,有人售谋,便也就有人游走售其学说,以求重用。儒、法、名、墨、阴阳……诸子百家学说,无所谓对错,无所谓好坏,无所谓正义与否,要之在于各诸侯国公卿大夫乃至诸侯王听受其学说,施用其学说。诸侯国都是战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壮大的,所以,讲究仁者爱人的儒家和提倡兼爱、非攻的墨家,这样的学说在当时注定是不实用的。

  说这么多,是为了说明秦末的社会风气。秦灭六国统一不过十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很快全国各地纷纷举旗响应,根本原因就在于春秋战国纷乱五百余年,征伐、尚武、尚智、尚谋,无忠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秦始皇灭六国后,生怕六国反扑,收取天下的兵器尽数销毁,民间武器为之一空。销毁钩戟长铩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兵器容易,但人们心中的兵器要如何销毁呢?人心最难管理,为了扼制人们道古非今,秦始皇又焚天下之诗书,坑杀妄议之儒生四百六十余人以立威。假使赢氏统一后可以享国一百年以上,假以两三代仁厚之君,风之以教化,施之以仁政,或能改变五百多年口口相传、辈辈相接的社会风气。

  但历史不能假设,秦统一天下不过十年,战乱复起,虽然有陈胜、吴广这样的瓮牗绳枢之子,但也有很多项梁、田儋这样的没落贵族,六国遗裔。不管出身如何,这些人站出来反秦,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的,是必然而不是或然。
  风云一起,这些人一时之间,如风吹草靡一样倒向陈胜是必然的,但不会一直倒向陈胜也是必然的。
  武臣从白马渡渡黄河,每到一地,便对当地豪杰之士说:“秦赢以乱政酷刑残害天下已经几十年了。北边征役夫修筑长城,南边征兵丁戍守五岭,国家内外动荡不安,老百姓被折腾得疲惫不已。这些还不算,秦赢还向老百姓按人头重征厚敛,来供给军队用度,以致老百姓财力皆匮,民不聊生。再加上秦赢的苛法峻刑,致使这天底下的父子男丁不得安宁。所以,陈王才振臂一挥,倡领天下起来反抗秦赢,纵横方圆两千里的人们无不响应陈王的号召,家家愤怒,人人都为了自己而加入战斗,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居于县城的便杀了他们的县令县丞,居于郡城的便杀了他们的郡守郡尉。如今陈王已拉起大楚之旗,在陈县称王,派吴广、周文二人率百万之众西去攻打秦军。大家都是本地的豪杰之士,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成就封侯之业,便算不得人中豪杰了。请诸位互相讨论算计一下!天下所有人都认为被秦赢的暴政苛法折磨已久,如果我们大家借助天下人的力量去攻打无道的秦赢,报父兄心中积怨,成就割地有土的大业,这真是有志之士不可错过的一个好机会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