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谎言知多少——大唐真相》
第24节

作者: 宗承灏
收藏本书TXT下载
  身体的残疾往往会对心理有影响,比较敏感和多疑,加上李承乾肩负着太宗“善始令终,永固鸿业,子子孙孙,递相辅翼”的美好期望,重压之下,各种善意的批评和教诲都被曲解成对他的不满和指责,从而采取了更加抵触的对抗情绪。李承乾曾经说过:“一朝有天下,当帅数万骑猎于金城西,然后解发为突厥,委身思摩,若当一设,不居人后矣。”撇开其话语中癫狂的成分,但说明李承乾一直希望以某些特殊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能力,改变大家对他的看法。李承乾在大臣面前为掩饰自己、美化自己、标榜自己而信口开河的这种现象,已十分接近心理学研究中所说的“病态说谎者”。导致他如此作为的原因,正是源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不满意,于是极力想在别人面前展现另一种令人满意的形象。换言之,是出于内心深处的自卑情结和不安全感。久而久之,容易沉湎于虚幻难以自拔。

  究竟是李承乾日益耽于嬉戏享乐导致太宗态度的转变,还是太宗态度的转变导致了太子李承乾破罐子破摔,恐怕很难说得清楚。但如果换个角度,将从隋文帝、炀帝、唐高祖到太宗这4位皇帝确立皇位继承人的过程放在一起来看,便发现一个较为有趣的现象:这4位皇帝,都是即位伊始便确立嫡长子为皇位继承人,然而事实上包括唐太宗长子承乾在内,这4位最初被确立的继承人,因为种种原因却都没能顺利继位。因此,尽管尚无典型材料证实隋以来嫡长子未能顺利继位的“宿命”对李承乾的影响,但如果我们站在李承乾的角度,或许能理解敏感脆弱的他在太宗偏爱李泰时的那种危机感和无助感,对他日益怪诞的言语和行为,多一些理解。总之,李承乾从被确立为太子之后,他的人生应该是在比较压抑的氛围中度过的。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既包括他自己生理的残疾和心理的敏感,也包括唐太宗过高的期望值给他的压力,东宫辅臣的批评以及用要求唐太宗的标准来要求他,没有人理解,缺乏恰当的引导,等等,所有这些,都给年轻的成长中的李承乾极大的心理压力。应该说这些压力感既有李承乾自身的原因,也是初唐那个时代君臣们的忧患意识在他身上的集中呈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由于心理素质不过关,太子李承乾让人越来越失望,只有一个人越来越高兴,那就是排行第四的魏王李泰。那是因为太子一旦被废,他就可能被立,因为他也是皇后生的。当时各种迹象表明,李世民对自己这个四儿子李泰青眼有加。贞观十年(636)。唐太宗分封诸王,受封的人中除了五人因年幼暂留京师外,唯一被皇上留在京师的就只有一个魏王,这显然是皇上一种特殊的宠爱,其中的用意大家也不难明白。李承乾被自己逼疯了,坐不住了。决定铤而走险,他与汉王李元昌、兵部尚书侯君集等歃血为盟,阴谋也来一次宫廷政变,想学他老子当年的风范,胁迫其放弃废立太子的决定或者干脆就逼其退位,也来一次宫门事变。计划已经打好腹稿了,线人也联系的差不多了,就差付诸实践了,但这时候却出了个岔子。李世民的第五个儿子齐王佑在齐州先反了,看来这当皇帝的儿子要具备的一条最基本素质,就是敢造老子的反。太子李承乾听到消息,忍不住喜形于色地笑起来,对当初选定去谋杀魏王的刺客纥干承基说:“我宫西墙,去大内正可二十步耳,与卿为大事,岂比齐王乎!”他是说,如果我要举事,太子东宫离大内只有咫尺之遥,要是我和你一块儿举事,那可比齐王方便得多了。没想到齐王之乱很快被平定下去,朝廷审理谋逆案件,结果发现李承乾准备去谋杀李泰的杀手纥干承基与齐王也有牵连,被大理寺收审。为求活命,他就把太子密谋政变的情节供出来了。结果汉王李元昌赐死了,侯君集等以下的被斩首了,李承乾被废流放黔州,两年后抑郁而死。

  太子李承乾被废,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大唐的接班人应该是魏王李泰的了。如果真的这样,问题也还不算复杂。可惜,李泰的情感作秀太“过”了。他为了让李世民早日立自己为太子,对老爸展开了情感攻势。一次,他扑到李世民的怀里,动情地说:“老爸,如果你立我做太子,我当上皇帝后,就会把我唯一的儿子杀掉,以便日后将帝位传给我的弟弟李治。”李世民很感动,就把这话转述给了大臣,意在替李泰“拉票”。可是,大臣褚遂良看出了破绽,他指出,李泰的说法不符合常识,因为人伦之情从来就是父子亲过兄弟的。李泰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为了骗取太子地位而已。等他当上皇帝之后,怎么可能为了弟弟杀死自己的儿子呢?同时他还提醒李世民,如果您非要立李泰为太子,请事先安排好晋王李治,否则,李治日后就会不安全。

  后来李泰还自作聪明的跑去给李治警告,别让李治和自己争。这些事反而提醒了李世民,要立李泰的话,李承乾和李治都有危险,只有立李治,才能保证三个儿子都平安无事。于是李泰就被打发到均县(今湖北均县)去了,李治被立为太子,后来又继承皇位,这就是唐高宗皇帝。唐高宗在唐朝的地位很尴尬,他平稳地做了35年的皇帝,这在唐朝所有皇帝当中,是除了玄宗以外在位时间最长的。可当今天我们观察他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往往是太宗以及贞观之治的耀眼光环;既而在他身后又是历史上惟一的一个女皇武则天,在他们两人并驾齐驱的时候,又总是被武则天抢占了头筹。于是有人说他懦弱无能,有人站出来为他平反。说他懦弱无能,可以举出一二三点;说他指国有方,也可以说出个子丑寅卯。

  太宗在太子李承乾被废以后没有选立魏王泰,是不希望使后世子孙看到储君之位可以依靠所谓经营而得。而李治能够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又是因为他的“仁孝”与不争。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李治小时候刚一开始学习《孝经》,太宗就提问他有关书中的要义,李治这样回答:一个人讲究孝道,开始是孝顺父母,然后才能对待君王,最后才是立身。太宗十分满意,夸奖他说:孩子,你能最到这一点,就能善待我和你的那些兄弟,尽到一个君王和臣子的本份。

  事实证明,太宗凭借李治的“仁孝”而作出的这一决定,得到了长孙无忌等朝廷亲信大臣的拥护和支持。选立李治以后,太宗在当月下诏降魏王泰为东莱郡王,后来又改降为顺阳王,贞观二十一年,进封濮王。太宗希望李治尽快成熟起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便把大量心血倾注到对他的教育上。每逢临朝,常把他带在身边,观决庶政,或令参议,使李治得到实际的政治锻炼。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借题发挥:看见李治吃饭,就说:“你要知道稼穑的艰难,不夺农时,才能经常有饭吃。”见李治骑马,就说:“你应知道不尽其力,才能常有马可骑。”见李治乘船,就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百姓就像水,君主就如舟。”见李治在树下小憩,就说:“木要以墨绳为准才能正直,君要能够接受劝谏才会圣明。”李治每次听了这样的话,都会马上毕恭毕敬地肃立,然后感激父皇的教诲,表示一定“铭记在心”、“永志不忘”。太宗晚年还亲自撰写《帝范》十二篇赐给李治,从《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等方面总结自己,对李治循循善诱,要他明晰修身治国安危兴废的帝王之道。

  贞观二十年(646)三月,太宗亲征高丽的大军返回长安。由于太宗病体虚弱,需要静养,政务暂由太子代理。然而在太宗晚年,皇太子李治的主要工作是照看他父亲的身体。太宗这次卧病以来,在他的寝殿侧安置了一处院落,让太子李治居住。李治在父皇的寝宫外陪住了不少时日。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和同样侍奉父皇的才人武则天有了私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52岁的一代枭雄李世民长逝在终南山的翠微宫。六月一日,22岁的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八、长孙无忌之乾坤大挪移
  1、押宝于李治——赢!
  我最初知道叫无忌的人,不是长孙无忌。而是金庸小说里的张无忌,那个动不动就乾坤大挪移的少年英雄。于是觉得男人取名当取“无忌”二字,狂傲不羁,心向往之。而我说的无忌,不能算英雄,但可以称之为一代名臣。长孙家族出了两个人,而这两个人都成为唐太宗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女的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成功男人李世民背后的那个女人——长孙皇后。男的就是长孙无忌,李世民最信赖的大臣,也是和他一块光着屁股和稀泥玩的发小。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兴冲冲地叫来大画家阎立本,让他给24位开国功臣画像,排名第一的就是长孙无忌。

  我们伟大的阎大画家抬头一看,哎呀!妈呀。文可安邦的长孙国舅,长得离“玉树临风”实在有差距,说“以胖为美”还差不多。于是,辛辛苦苦若干天,第一功臣的肖像活灵活现地挂上了凌烟阁:一个“面团团”国舅爷,冲着大家微笑,既温情,又孤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