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日本》
第49节

作者: 诸葛方明201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11-25 09:44:45
  继续更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日本》第五章“腾飞”
  “奥林匹克景气”
  1959年5月,国际奥委会决定,由日本东京举办196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消息一公布,日本上下举国欢庆,政界人士更是高兴异常,因为这是在击败布鲁塞尔、维也纳、布宜诺斯艾利斯及美国底特律等城市之后,费尽千辛万苦才争取来的。树要皮人要脸,国家的脸面需要通过奥运会这样的大型活动才能展示出来,而这样的机会对战败的日本来说是很难得的。

  更让日本民众高兴的是,日本成为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亚洲国家,要知道,亚洲可是有数十个国家的大洲,有中国、印度这些二战的战胜国。
  但当时的东京还有很多地方并不具备举办奥运会的条件,必须花大力气重建改建。池田政府于是耗资30亿美元,兴建了包括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在内的各种场馆,以及东海道新干线(东京到大阪)和供水等相关配套设施。为迎接全世界的游客,日本还修建了数量众多的豪华饭店。东京一时间变成了大型工地,巨大的铁球击毁旧楼房的墙壁,挖地三尺,重建首都。
  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对池田政府来说当然是好事,因为这正好与“收入倍增计划”的扩大投资设想高度吻合。但光是基础设施投资还不够,产业结构合理化,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增加出口多赚外汇,才是经济发展的王道。
  因此,池田执政期间大力发展重化工业,能源、钢铁、汽车等行业成为优先考虑的重点,同时,合成纤维、家用电器及电子工业等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重化工业的投资,带有“投资引发投资”的产业扩张特征。
  另一方面,池田亲自带队出访东南亚、美国、欧洲,就加强双边贸易,增加出口,与各国首脑磋商会谈,成效明显,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称其为“半导体推销商”。
  这一时期,中日经贸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
  1960年代上半期,自民党内部有不少国会议员为推动中日关系积极行动。早在1960年2月,自民党石桥湛山派成员宇都宮德马等议员组成“中日邦交改善研究会”,三木派成员松村谦三等议员组成“中国问题研究会”,开展中日关系研究。
  1960年夏季,日中贸易促进会铃木专务理事访华,***总理在与铃木的会谈中提出“政府间协定、民间协定、个别照顾贸易”的“贸易三原则”。民间协定是中国指定的“友好商社”进行的贸易,1960年11月以后,商社和协定不断增加,中国方面以全国总工会为窗口,日本方面以“总评”和社会党为窗口,从中国进口生漆、板栗、中国料理材料等,日本出口农业机械、农药等,中日贸易势头良好。

  1962年9月,松村谦三再次访华,并与***总理达成“通过政治、经济方面的积累迈向两国关系正常化方向”的共识。当时中国经过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准备开始第三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而且由于与苏联的关系恶化,需要扩大与日本的贸易经济关系。因此,同年10月以高崎达之助为团长的42人大型经济使节团访问中国,与中国亚非合作委员会 廖承志交换了中日综合贸易备忘录,史称“廖高贸易”。

  1963年以后,中日之间人员往来频繁,贸易量也不断增加。1964年4月第三次访问中国的松村谦三与中国方面达成互换记者和互设贸易联络事务所的协议,其后中国在东京开设事务所,记者交换也得到实现,但后来由于台湾方面的干扰,中日关系改善的步伐停顿下来。
  由于经济的持续发展,1964年日本粗钢产量达到3980万吨,超过联邦德国居世界第三位;汽车产量达到150多万台;出口产品则从劳力型为主转向技术型为主,商品附加值明显提高。
  日本人的消费观念也在这一时期发生转变,原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也是日本的传统。可是在收入倍增计划实现过程中,日本渐渐富裕起来的平民阶层也开始接受了那种不断升级的消费观念。他们购买大量的产品,特别是电器,且很快淘汰更新。家具也是几年淘汰一次,使自己的家庭总是保持跟上潮流的生活方式。
  在百姓收入增加的基础上,日本企业的生产也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产品销售增加了,企业有了更多的收入,就可以使企业员工的收入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民众的消费水平。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的景气恰好是东京奥运会前后,因而战后日本发展史上就称其为“奥林匹克景气”。
  不过在不少日本人的心目中,奥林匹克景气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在他们的认知上,东京奥运会是战后日本的一个转折点:日本国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走出了战败国的阴影,成为一个和其它国家一样的正常国家。
  这次奥运会共有94个国家地区派出代表团参加,规模空前。日本曾预定在1940年于东京举办第12届奥运会,但由于战争影响,这一活动被迫取消;战后又申办过1960年奥运会却不敌罗马,现在终于争取到了1964年第18届夏季奥运会主办权,自然不会放过这一重新展示形象的机会,而日本上下为此进行的准备不得不说让人惊叹和佩服。
  何出“惊叹”之说?举一个例子就能明白,日本人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为了制造奥运会主会场的火炬圣火台,日本最优秀的青铜铸造工匠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如果失败,不但我家族永无法翻身,而且故乡都将为此蒙羞。那一天,一旦失败,我就要切腹自杀。”
  这段文字是日本铸造大师铃木文吾预先留下的遗言,后来因任务完成而没有实施,但却从中可看出其对铸造奧运会会场火炬圣火台的重视:圆满完成这一光荣的使命甚于生命。
  因为当时日本人的普遍看法是,这个圣火台能够反映主办国的文化,轻慢不得。
  已经68岁的铃木万之助出身于铸造世家,有“神手”之称。他得到这一任务后受宠若惊,但也的确被高标准要求吓了一跳。东京奧运会所用的圣火台,为美术名家角田荣设计,外形仿照日本新潟县出土文物“火焰土器”,像一个高脚花盆,高、直径均为2.1米,重达2.6吨,是日本铸造工场从未造过的庞然大物。选择铃木万之助完成这个任务,一个原因是他的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第二个原因是他有铸造大型器件的经验—其实他铸造的“大型产品”,最大的也不过是笠间稻荷神社的火钵,直径仅仅三尺而已。

  但铃木得到这份任务,感到无上荣耀,因此不顾经验的限制,殚精竭虑,决心圆满完成。
  不幸的是,到最后一道工序时,注入模具的铁水却破毁模具流出,铸造失败。此时距要求交货日期只剩三个星期,心力交瘁的铃木万之助猝然倒下,再也没有起来。
  5天后,自知不起的铃木万之助把儿子铃木文吾叫到身边,要他继承自己的遗志,继续努力去完成这次铸造。文吾含泪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3天后,铃木万之助带着万分遗憾离开人世。
  铃木文吾没有给父亲守灵,而是在工场苦苦思索,想出了把一起工作的匠师联合起来同时浇铸的非常方法。最后,这次圣火台的铸造终于成功,而且造型优美,质量精湛,成为日本铸造业的“国宝”。日本铸造界固执地认为,正是因为有铃木万之助这样的大匠以身相殉,圣火台才如此精美。中国古代的大匠干将铸剑,就是以妻子莫邪为祭,莫邪跳熔炉,宝剑才铸成。这父子俩一个以生命为代价,一个决心不成功就切腹来铸造圣火台,成为日本的一段佳话。

  日本人对奥运会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办奥运会光有漂亮的建筑当然不够。世界各国政要和商界大佬、体坛名将云集东京,这是展示日本文化的极好机会。不过当时日本国民的素质还没有达到要求,乱贴小广告、乱扔垃圾、随地小便等现象都很普遍。
  在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公交车一到站,大家蜂拥而上挤成一团,有些人不等上车就先把自己的行李扔进车窗占座。上车之后,有的拿出饭盒吃饭,吃完直接把饭盒扔向窗外。公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也很多,有的学生到动物园把垫板和铅笔直接喂进长颈鹿的嘴里…
  政府以奥运会为契机,对国民提出了六项要求,这些要求后来逐渐成为日本国民的礼仪规范,包括:
  对所有参会的外国友人,不分国家,不论身份,一律要热情接待;
  注重仪表,到机场接人一定要穿正规服装,衣着不符合要求的人不能进机场;

  三、在观看奥运会所有项目的比赛时,无论哪个国家的运动员夺得金牌,都要热情鼓掌;
  四、不许随地吐痰、便溺;
  五、司机行车时遇到行人要礼让,保证交通安全及道路通畅;
  六、文明素质教育要从幼儿园抓起,从小就开始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行为礼仪规范。
  为了落实这些礼仪规范,随地便溺甚至被列为轻度犯罪。
  政府的宣传加上必要的强制,日本民众的行为举止发生了令人惊讶的变化。这次奥运会期间曾出现一个传说般的报道:东京奥运会时,所有的日本人都把垃圾带回家,比赛现场没有一片废纸。录像和电视转播证明报道是真实的,现场确实非常整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