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很好看》
第29节

作者: 蓝水飞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9-03 10:34:20
  【蔡邕之死】
  王允诛灭董卓后,愚蠢的干了一件让人心寒的事—处死蔡邕。
  蔡邕,字伯喈,东汉末年文学家与书法家,才华横溢,在专业领域几乎是全才,一代文豪,士人领袖与楷模。值得一提的是,蔡大儒还生了一个同样才华横溢的女儿蔡文姬,蔡美女身怀的是一种让曹操都佩服不已的才华,在女流之中世所罕见。
  董卓入主洛阳专政后,征召了大儒蔡邕来京都当官。董卓威胁他,若不从命,便诛灭他的三族,无奈之下,蔡邕才到董卓麾下任职,并且得到董卓的重用。
  董卓被诛杀之时,蔡邕在司徒王允家中聊天,忽然之间听闻董卓被杀,脸色大变,不知不觉回想起董卓对他知遇之情而为之叹息。
  王允见此勃然大怒,呵斥蔡邕说:“董卓这个国家大贼,倒行逆施几乎倾覆了汉王朝,你作为汉朝臣子,应该与大家一样为之愤怒!只是因为董贼对你好,你却想着自己受到的礼遇,竟然把大节也丢了!现在诛杀有罪的国贼,你反而悲伤哀痛,难道不是与他通同叛逆吗?”当场就逮捕了蔡邕,交给廷尉审讯定罪。
  蔡邕承认自己有罪,递上辞表道歉,乞求接受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酷刑,保存残命以求继续撰成汉史。
  当时不少士大夫怜悯蔡邕,赞赏他的才华,有心援救他,但没有一点效果。此时的王允就如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一口咬定蔡邕就是董卓的死党,是人民的公敌怎能轻饶?
  太尉马日磾听说蔡邕被下狱,急忙跑去对王允说:“伯喈有举世无双的才华,是旷世奇才,汉朝的事他知道得多,应当让他继续撰成后汉史,必定成为一代重要的典籍。而且他忠孝素著,名声显著,若以莫须有获罪,杀了他恐怕会失去了人心呢!”
  王允却这样回答说:“从前汉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他写成谤书,流传后世。如今国家的命运中衰,皇室衰落,政权不稳固,不能让奸邪谄媚的臣子在幼主旁边写文章,左右天子的决策。这样对天子没有好处,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

  王允话中所指的司马迁写成的谤书就是《史记》!《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鲁迅先生对《史记》有极高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王允不想让蔡邕把社会的真实历史记录下来,固然有他的考虑,记录下这些乱七八糟的争权夺利的事情,有可能让皇室权威受损,为后世所诟。但王允忘记了一点,真实的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会艰难的流传下去的,后汉那些不光彩的破烂事儿不会因杀死蔡邕一人就能压制下去的。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崔杼弑其君齐庄公,齐太史乃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权臣崔杼威逼齐太史篡改此记录,但齐太史不为所动。于是崔杼连杀了三个如实记载的齐太史,但一点效果都没有。第四个接班的齐太史依然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只能无奈接受这样的记载,再杀下去我的刀刃都卷了,结果还是一样的。这短短五个字的真实历史记录,是用三条鲜活的生命才保下来,他们无疑是历史上最有血性的史官。齐国史官一家被杀的只剩一个人了,还至死不渝坚持原则,这就是古代的史官职业操守—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

  当然上面这个崔杼连杀史官的故事只是题外话,但我想借助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真正的强者,是内心强大的人,坚守自己的底线毫不让步,就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马日磾听了王允这样说,失望的离去对别人说:“王允的眼光太过于短浅了吧!他大概不能长久于世的。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楷模;重要的著作,是国家的典籍。灭掉楷模废弃典籍,难道还能长久吗?”
  于是蔡邕惨死在监狱里,一代大文豪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时年六十岁。
  北海大学者郑玄听说蔡邕惨死在监狱里,叹息的说:“汉朝的事情,谁能来考定啊!”
  是的,当时具备写作汉史的天底下唯有蔡邕一人!郑玄的惋惜,不仅出于对蔡邕惨死的同情,更重要的是当时没人再能续写汉史了,这种文化史上重大的损失是无可估量的。
  蔡邕无辜遇害,天下士人为之哭泣,甚至民间老百姓都画蔡邕的像来纪念他。
  蔡邕的死去,不仅留下了一代人的遗憾,丧失一部经典著作这么简单,而且更加严重的是西凉集团对王允赦免他们彻底失去了企望。
  王允此举大失人望,西凉集团就不得不为他们的后路做准备了。
  西凉集团互相转告说:“蔡伯喈只因与董公相好,就都被株连获罪受死。现在既然不赦免我辈,又想把我们部队撤销。今天撤销我们部队,明天我们就为人家鱼肉,听人宰割了!”
  就从这一刻起,以王允为代表的中央政府与以李傕等人为代表的西凉集团,他们所产生的矛盾已到了不可协调的地步,如同水火一样,不是你灭就是我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日期:2019-09-03 19:08:19

  【反攻长安】
  中央不肯赦免我们,那我们就是不折不扣的反贼了。李傕郭汜他们再没有文化,也知道当反贼是什么后果的。
  那就各自逃命吧。
  集体当逃犯,这只能算是一个很无奈的下策了。

  李傕等人打算解散部队,各自逃归家乡。
  这时有一个聪明的人出来反对了,他的名字叫做贾诩。
  贾诩是一个真正的谋士。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位三国时代重量级的谋士。
  贾诩,字文和,凉州姑臧人,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效力于凉州集团,供职讨虏校尉,董卓部将,曾经领兵攻打关东联军,战功显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