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战线上的特工》
第27节

作者: 时笑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戴笠听了眉头微翘,显然心情很好。陈伯康也感觉得到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但不敢再有多余话语,深怕激起反作用。
  戴笠思索了一番后,问道:“伯康,听说你自己花钱向人求教上海话?”
  陈伯康一愣,他知道这事了,有些尴尬的回答道:“先生也知道这事,让先生见笑了。这事倒是让一些同学笑话我,说我傻。”
  戴笠笑了,突然用上海话说:“这怎么能说你傻呢,要是他们都像你一样,我们的工作就会好做很多了。”
  陈伯康又一愣,反应很快的又用上海话说:“多谢先生的理解,也感谢先生让我能明白这种工作的意义。”

  这番上海话的恭维让戴笠很高兴,站起来说:“伯康啊,你先回去收拾一下,接到命令就出发。”
  陈伯康大声回答:“是!”
  1939年1月中旬,在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天主堂街(四川南路)相交的法租界一栋建筑的房间里,一个大约2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在埋头对着手中的稿件认真的校对。
  这个年轻人是来到上海才三天的陈伯康,他现在是在《大美晚报》上班。这份工作是通过内线的人给安排的,具体是谁,陈伯康并不清楚。
  对于《大美晚报》的情况,陈伯康上班后有过了解。这家报纸是旗帜鲜明的表达抗日立场。正因为报馆对抗日的态度明确,旗帜鲜明,使汪精卫非常恼火,想对该报馆采取措施,可该报馆在英法的租界内,不在其管辖范围,无法采用正面手段,便依靠流氓汉奸特务的威逼恐吓,但大美晚报依旧没有屈服。

  在这家报馆里工作,陈伯康感到还是挺不错的,至少不用去考虑除了反抗日寇以外的事情,不像在学校的时候整个人神经兮兮的,对什么人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戒备,就怕出了一点错,又被人打了报告,现在反倒让自己的精神放松了不少。
  陈伯康来上海的事可是一波三折,本来戴笠想让他跟着自己在秘书处工作,可在那天晚上两人交谈后,思虑再三,还是决定让他先到下面锻炼一下,过段时间再调回来。
  戴笠在调派他的时候,发现陈伯康成长的环境限制了能安排的工作,本来能调派的地方不多,无非就是北方的北平、天津,南方的上海、南京。戴笠又在学校其他教官处具体的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最后拍板让他到上海去。
  在出发前,戴笠又派人跟他交代,到上海后等候领导的通知,服从领导的安排,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要给他丢脸。
  陈伯康兴致勃勃的踏上了前往上海的道路,先是坐飞机到香港,然后坐船到上海,没想到在船上得到消息,汪精卫在河内发了‘艳电’宣扬投降。这让陈伯康气愤难耐,怒火上头,想着到上海后,一旦汪精卫回到国内,一定要寻找机会除掉这个汉奸。
  现在工作的问题解决了,生活就稳定了,至少他不会为了衣食问题而担忧。但是,让陈伯康没想到的是,到上海三天了,区长以及其他上级领导并没有派人给自己安排任务,更别说接见自己了,这让他有些不明所以了。
  陈伯康很明白做他们这行,都是单线联系,不会牵扯到其他人,所以他不知道自己上面的人是谁,也不知道直接领导自己的是谁。可为什么还没有安排自己的工作,难道自己的上级认为自己不可用,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安置,这才把自己暂时安放在这里,可也总不能一直在这家报馆呆着不展开工作吧。
  陈伯康心里很是按捺不住,自己是初来咋到,一切事物都是两眼一抹黑,人生地不熟的,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先这样过一段时间再说了。
  其实事情并不是陈伯康所想的那样,他不知道的是现任的区长现在正焦头烂额、愁云满布,被人家架在火上烤着呢。

  军统局现任上海区区长是王天目,去年下半年才从天津站调过来,之前在天津站也是当区长。调任原因是由于上海区前任区长周伟龙被抓,暴露了身份,已经不再适合继续担任区长一职,同时上海区的工作也受到影响,日常工作继续运转困难。戴笠经过再三考虑,这才调王天目到上海担任区长,希望他能够尽快把上海区的工作给恢复起来。
  王天目到上海后,由于工作环境的变动,认识的人少,熟悉的人也少,手上能使用的人不足,工作起来非常不便,加上副区长赵天理对他当区长心中不服,时常对区长王天目发布的工作安排不予回应,直接造成上海区的工作形如瘫痪。
  这时的王天目哪里还有心思安排陈伯康的工作,来了上海快半年时间,工作成绩看不到不说,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向戴笠戴老板交代的问题,如果在春节前还不能做出点成绩,到时候就不是交代的事了,而是自己这个区长的位置也没脸再继续坐下去了。
  陈伯康知道自己的区长叫王天目,也知道这人是军统里的头号特务,这是听某个教官说起过,他和其他三个人好像叫什么“四大金刚”,可惜没见过真人。

  陈伯康现在的住所是在南市(今黄浦区大部地方,包括老城厢的豫园等地方)的露香园路一带,俗称九亩地,靠近城隍庙、豫园,周围基本上都是居民区住宅。南市区包括上海的老城厢、十六铺等地,是上海本地文化的精华所在。自淞沪战役结束后,难民们陆续的回到原来所住地,特别是靠近租界的地方,一些人靠着跑单帮或者到租界里的工厂上工,生活逐渐稳定下来,吃饭问题基本不存在了,至少不会饿死人了。

  陈伯康的房子是租的,一进一出的石库门样式的房子,还不错。不是那种难民们住的房子,四处漏风,漏雨,说个话隔壁都能听得见,而是租界当局修的。本来是个大房子,为了解决难民的居住,就把房子给改成了5套房子,陈伯康只是租了其中最小的一套。
  工作和房子都是上海站的人早就准备好了,所有的证明和相关资料都已发给总部,只是不知道具体是谁来,什么时候来,也就是说,不管是谁来,带上手续和资料,就可以工作和入住了。
  陈伯康来上海是一个人,没有人迎接安排,来的路上,送行的人对他说了句忠告,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更不要相信他人的帮忙之类的话语,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还会给组织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怎么和接洽人员联络只给了一个紧急联系方式,一般情况是不会有人接头的,所以有些事情,或者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他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去解决。
  陈伯康忙完了校对的工作,伸了伸懒腰,觉得有些饿了,伸手往怀里摸了去,还有几十块钱,那是戴笠派人给的200元置装费剩下的。他用置装费置办了三套行头,一套是冬装的棉袍,一套是夏装的布袍,还有一套是西装,如此一来,两三年内是不用再购买衣物了。
  在街道拐角处,陈伯康吃完饭,又回到报社。在报社里,向毛编辑请教了一下,问还有没需要校对的文稿。毛编辑很是热情的看了看桌上的文稿,然后告诉他,现在没有了,时间也差不多了,他可以先回去了,明天再来。现在的工作要求陈伯康如果能够提前完成,就可提前下班回去,否则就反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