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鬼一车——古人记录的灵异事件》
第33节

作者: 夏螳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8-09 17:21:18
  86)
  井度担任成都转运使期间,外出巡行视察,到了蜀州的新津,从江上渔家那里买了条大鱼,有好几斤重,就吩咐厨师把它做出来。
  厨师在江边寓所里正在下刀,那鱼却奋力一挣,跳入了水里。
  厨师担心因此受到责罚,正好有渔舟从下面江上经过,他就叫住渔夫,郑重许诺,以千钱之价,买一条同样的鱼。他将那条鱼的形状大小描绘了一遍。
  渔夫问他,那条鱼是在哪里买的。
  他指了指,说,离此一里多远,那里江水有处深潭,那条鱼就是从那里打上来的。
  渔夫就划着桨直奔所指的地方,一网撒下去,就捕了一条长鱼送回来了。
  厨师看了看,正是刚才掉下水的那条鱼。

  经过渔夫解释,原来时值春日,鱼在芦苇从里产卵。母鱼每天来往查看呵护,一直到鱼卵长成了鱼儿才离去。母鱼被抓获了,鱼卵也就不能发育。所以,渔夫们就总是在那些地方候着大鱼。
  日期:2020-08-10 20:44:09
  87)
  建州人范周翰担任漳州司理参军期间听说了这么件事:
  郡治附近的村民,有一个以背柴为生的,因为家贫一直讨不上老婆。后来不知怎么回事,居然碰上了一个愿意嫁给他的妇人,就带回了家。
  妇人还自带了两箱嫁妆。

  家里人都很欢喜。唯独村民的妹妹看见妇人只有一条腿,却不敢说出来。
  夜晚,两人同寝,算是入了洞房。
  第二天,太阳老高了,还没见他们开门。
  门上得很紧,打不开。村民的父母把墙撞穿了,才得以进去。

  妇人不见了。
  儿子?只剩下一堆白骨在床上。
  妇人的箱子还在,打开来看,都是瓦片石块和纸钱一类的东西。
  他们碰上的,大概是山魈一类妖物。
  ( 出自《夷坚志》 )
  日期:2020-08-10 21:14:06
  88)

  古书上说,山魈只有一条腿。
  《子不语》里也讲了一个山魈的故事:
  湖州的孙叶飞先生,掌管云南书院,平素喜欢豪饮。
  中秋之夜,他招呼了一帮学生在乐志堂饮酒。月色大明,忽然听见几案发出声音,就像被大石滚落下来砸中了的那种声音。大家惊愕地四处察看,发现门外来了个怪物,头戴红纬帽(纬帽是清代的一种凉帽,没有帽檐),黑黑瘦瘦的像个猴子,脖子以下全是茸茸的绿毛,就一条腿,一路跳着过来了。
  到了门前,伸头看了一下,看见大伙儿正在饮酒,就又大笑着往一边去了。笑声就像是竹子开裂时的那种声音,尖锐而沙哑,极为怪异。

  有人认识,指着说,是山魈!
  没人敢靠近,只是试探着,远远地跟上几步,看它去了哪里。结果它闯进了右边的厨房。
  厨师刚好喝醉了,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山魈揭开了帐子,往里面看,边看边笑个不停。
  大家就在外面大喊起来。厨师惊醒了,看见怪物,翻身抄起一根木棍打过去。山魈也伸出双臂作出搏斗的姿态,抓住了棍子。这厨师平素就胆大勇猛,力气也足,干脆扑上去,紧紧抱住怪物扭打,一同滚到地面上了。
  大伙儿看见厨师这么勇敢,将怪物缠住了,纷纷拿了棍棍棒棒刀刀等各种武器,赶上来助阵。可是那怪物硬朗,用刀怎么也砍不进去。大家就用梆子一顿猛敲猛打。怪物被厨师抱缠得太紧,挣不脱,白白地承受着大家的敲打。打了一会儿,怪物终于好像承受不住了,开始缩小了,面目轮廓逐渐平滑模糊下去。
  最后,竟变成了一个肉团子。
  大家就用绳子把它绑在柱子上,准备等天明再丢到江里去。
  等到鸡鸣时,大家又听见几案上有很大的声响,赶紧去柱子那边看。怪物居然已经不见了。

  唯地上丢弃有一顶纬帽,经查,是书院的学生朱某的帽子。这才知道,书院的秀才们经常丢帽子,原来都是这怪物干的。至于这怪物为什么喜欢戴人的纬帽,就不可解释了。
  日期:2020-08-15 20:42:38
  89)
  薛度(南宋时任过某夔路提刑司检法官)的爱妻病了,沉疴难起。
  他满怀希望地请了一个叫刘太初的名医来治疗。
  治来治去,居然愈发严重。最后死了。
  正当年。正当年。就此别过了。
  她的死,到底跟这医生的用药有无关系,也许很难说清。
  反正,她刚死一会儿,居然又睁开了眼睛,向周围的人询问那个医生的姓名、家乡住址等,询问得非常详细。
  之后,才真正闭上眼睛。人鬼殊途。

  几年后,那位医生,刘太初,举家迁居到了荆州之南。
  某一天,白昼里,来了位穿着绯红衣服的妇人,蒙着头,进了门内,说是有病来求治。
  刘太初的家人告诉她,刘不在家。
  妇人也不多话,径直往里走。

  真不在,改日再来吧。家人着急。
  妇人毫不理睬,走到了中堂,就在那里端坐着等候。
  坐着,就不动了。
  身形袅袅。

  仿佛把时间给踩住了。
  到底是谁?刘家人很困惑。好长时间过去了,有位家人实在好奇,就去撩开妇人的头巾。
  竟然是一具骷髅。
  家里人正惊呼的时候,骷髅化作轻烟,消散了。
  从此后,刘太初的医术就越来越差劲,他开出的方子好像总没啥效果。来找他治病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家里因此日渐贫困。
  那时,薛度任潭州的衡山县令,听说了这件事,哭着说:“吾妻也。”
  ( 出自《夷坚志》 )
  日期:2020-08-15 22:02:55
  90)
  《水浒传》里,有李逵杀四虎的故事。据考证,这个故事的原型可能是《夷坚志》里的“舒民杀四虎”:
  绍兴二十五年.吴傅朋出任安丰军(南宋行政区划,大概在淮南)知州,从番阳派了一差役去与当地迎接的官员接洽。
  差役到了舒州境内时,见村民一群一群地聚集着,喧嚷议论。

  一定发生了什么事。差役就放下行李担子看热闹。
  有人告诉他:原来当地一村子里有位妇人被老虎衔去了。妇人的丈夫怒不可遏,独自携刀前往山中寻找虎穴。都过了一个时辰了,还没见他回来。当地一直苦于虎患,这位做丈夫的恐怕也凶多吉少。村民们正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去营救呢。
  也许是摄于虎威,他们商量得太久了,一直没开始行动。
  后来那位村民居然自己回来了,背着妻子的尸体。
  这位一身胆量的村民讲了经过:
  因为长期在山林里采集与打猎,富于经验,他能辨认老虎的踪迹,顺着一路搜寻到了虎穴。公虎与母虎都不在,就两只虎仔在岩洞下嬉戏玩耍。他当即抽刀将虎仔宰杀了,然后钻进虎穴里隐藏着等候。
  不多一会儿,就看见母虎衔着一人回来了。母虎不知道里面藏了人,倒转身,后退着进入洞穴。村民一把揪住虎尾,一手用刀砍断了虎的一只脚。虎丢下所衔的人,踉踉跄跄地往外逃窜。村民冷静地钻出来,看见那个人果然是他的妻子,已经死了。受伤的老虎跛脚又行了数十步,最后掉进深涧中了。
  满怀复仇怒火的村民又钻进虎穴,恭候那只公虎。
  一会儿,传来咆哮。公虎回来了,也是倒退着尾部先入洞。村民又如法炮制,将公虎杀死了。

  村民感叹说:妻子的冤仇已报,可以没有遗憾了。
  那村名邀乡里乡亲都去查看。
  最后,大家用推车把四只老虎都运了回来,一家分一点,煮来吃了。大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