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
第4节

作者: 叶落如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公元前770年,犬戎军队撤离京城,只留下一片废墟。犬戎一族,就此开创了中国信史上灭亡华夏王朝的首案,留下了极其响亮的名头。直到唐朝,中原民族还常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统称为“犬戎”。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还说:“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明明骂的是吐蕃,还非拿一千五百年前的犬戎说事。
  犬戎虽然撤离京城,但依然活跃在附近地区。废太子宜臼就在外公家的申国,被申侯、鲁侯、许公等高阶贵族拥立为天子,号为周平王。这平王经历了废立之变、战争之祸,只想过过安稳日子,于是决定远离犬戎,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从而开启了东周时代。而这次异常艰险的迁都之旅,平王和贵族百姓能够安全转移,又是依靠了那群秦人的武装护送。大乱起兵勤王、护送王室东迁,在这场时代巨变中,秦人两次建立大功,首领被周平王封为诸侯,正式开启了秦国的国史。

  实质来讲,犬戎和秦国是这场大乱的大赢家。表面上看,赢家还有夺位成功的申侯、周平王。但因为平王有里通外国、谋反父王的嫌疑,在道义上始终得不到诸侯的真心拥戴,再加上王室东迁之后领地缩小,名实俱损,王室的权威已不复存在,后来周平王因为得罪郑国,竟然还得把太子送去做人质。真是衰得呜呼哀哉。
  日期:2012-03-05 10:41:50
  7、勤王血酬:秦人开国
  犬戎灭亡西周,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主要是两点:一是加速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二是导致了秦国的诞生。
  所谓“封建”,《吕氏春秋通诠》解释为:“封建,即封邦建国,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该区域内建立邦国”;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也差不多,是指“分封建国”,也就是国王给贵族们各分一块世袭的地盘,整个国家就像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大家都有股份,国王只是权力最大的董事长罢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之所以把古代统称为封建社会(feudal society),是因为马克思是欧洲人,而欧洲属于“暴发户”,直接从分封建国的贵族社会进化到了资本主义时代。而中国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就从分封建国的贵族时代进化为郡县制的中央集权帝制时代了。所以很多人把1949年之前的中国称作封建社会,简直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胡说。

  姑且不论1949之后的中国是否依然有着“封建社会”的痕迹,至少在古代,只有夏、商、周三代的中国才是真正的“封建社会”。而犬戎的成功进袭摧毁了周王室的权威和实力,解放了野心诸侯们的手脚,开启了春秋战国剧烈的国家兼并,最后就是“六国毕,四海一”,宣告了封建时代的结束。
  从贵族封建时代到帝制集权时代,这个由犬戎入侵开启的时代巨变,正是由秦国亲手加以完成的。可以说,犬戎是秦国的仇人,也是秦国的“恩人”。
  当然,公元前770年的秦人,对犬戎只有满腹的仇恨。此时东迁洛阳的周平王,对新封的护驾诸侯秦襄公许诺:“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周平王倒也幽默,土地都被犬戎抢走了,还敢拿这个开空头支票。但秦襄公却认真地拿这支票找犬戎人兑付。当然,他的兑付方式不是去银行排队,而是直接抢银行。
  秦襄公把封侯开国的庆典办成了战争动员。他汇集秦国将士围猎,并邀请各国使节围观,
  《诗经?国风?秦风?驷驖》记载了这次威严雄壮的典礼:“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子媚子,从公于狩。奉时辰社,辰社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典礼结束,轰隆作响的秦国战车从此向犬戎奔驰而去。如同二战时苏联红军在德军围城时于莫斯科阅兵,典礼结束立即奔赴城郊的对德战争前线。正是有了这种气慨,老毛子逆转了日耳曼;秦人也逆转了犬戎。

  请关注
  下一章节 西北射天狼:秦人对西北的征服
  日期:2012-03-05 10:45:43
  第二节 西北射天狼:秦国对陕甘的征服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共有305首诗歌,《秦风?蒹葭》是鄙人最喜欢的一首:此诗字句真挚,意境悠扬;韵律优美,口有余香。邓丽君的歌《在水一方》,就是《蒹葭》的白话翻译版:“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行文至此,耳边响起那熟悉而美好的歌声,愿邓丽君姐姐在天堂安息。
  回到《蒹葭》,包括邓丽君在内的现代人都认为是情人相思的恋歌,但清代经学大家姚际恒《诗经通论》和方玉润《诗经原始》却都说是首招贤诗,说的是秦国对于贤才的渴慕之情。风雅人自知,不必求真伪,诗歌艺术嘛,本来就是朦胧的美。比如大家都知道“鱼水之欢”说的是男女之事,但《三国志?诸葛亮传》里记载了刘备的原话:“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可见把君臣比作恋人也不是瞎说,说《蒹葭》是招贤告示也并不牵强,秦国的人才引进力度确实是头一号,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韩非、李斯等历代秦国名相,都是从其它诸侯国挖来的。

  可以这样说,对国君而言,贤才就是日思夜想的恋人,这恋人会带来思想的愉悦和事业的滋养,以及那无人可比的嫁妆:千秋霸业,万里江山。
  公元前626年的那个黄昏,秦穆公一定是无限惆怅、无限向往地吟唱着《蒹葭》,渴望出现这样一位有才的伊人。
  自从犬戎之乱时勤王有功、以血开国以来,秦国至今已历150年矣。百年之中,虽然列祖列宗英明神武,但总脱不了僻处西陲、坐困愁城的窘境:东北有强大的春秋霸主晋国,东南是周天子领地,南方则有莽莽秦岭隔绝,秦国几乎走投无路。不仅如此,由于偏居边塞,秦国一向被中原诸侯鄙夷,甚至还被敌人骂作“戎狄”!因此,自即位以来,秦穆公就像要打碎“东亚病夫”牌匾的陈真一样,以扬威雪耻为己任。他对内励精图治,招揽贤才,广行仁政;对外强化秦晋之好的联姻关系,扶持晋文公登基称霸,一度兵临中原腹心的郑国!眼看成功在望,秦穆公自信已经站在历史的巅峰——然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秦人被翻脸无情的晋军偷袭大败,东进中原顿成黄粱之梦。

  日薄西山,残阳如血。秦穆公颓然坐于大殿之上。宫吏来报,西戎绵诸国的使者已在殿外等候多时了。穆公漫不经心地命上殿相见,心中却在忧郁地叹息:
  今年我已即位三十四年了,依然一事无成。坐看青丝变白头,怎奈心血付东流。
  我赳赳老秦,何时才能破茧而出,振翅高飞?!
  日期:2012-03-05 12:33:17
  2、一个伟大的华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