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腾:两千年华夏对外战争全史》
第7节

作者: 叶落如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然而,这个本该完满的句号却变成了大大的问号,因为秦穆公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让一百七十七人陪他殉葬。
  商朝国君和大贵族盛行以战俘和奴隶殉葬。甲骨文上经常有用成百上千的战俘做人殉的记载,殷墟侯家庄的商王大墓中就发现了164具殉葬者的遗骸。周朝宣扬以礼治天下,人殉制度被正式废除,但还是在一些商朝或夷狄文化影响较深的地方残留下来,甚至到了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依然发现了21具殉葬者尸骸,但无论如何,人殉是不被周朝主流文化认同的,至少周王室及其亲族诸侯国(如燕、鲁、晋、卫等)一般都不用奴隶殉葬。到后来,连用陶制人偶殉葬的做法都被摈弃,不然就会被孔子咒骂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但周王室东迁后,留守西陲的秦人到了秦武公(秦穆公的伯父)这一代,又恢复了人殉之风,据载为秦武公陪葬的人是六十六人,已被天下视为“戎狄”。秦穆公变本加厉,竟然用了一百七十七人!其中殉葬者多有贤才良臣,不但激起了其他诸侯的鄙夷,也引发了秦国人的无限哀痛,为之作哀歌一曲《诗经. 秦风. 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也许从心理学来分析,正如本节开头那首《蒹葭》所念的,秦穆公对贤才确实有着恋人般的依赖,所以要生死相随,一起殉葬。
  你恨我的无情;别人骂我作暴君。我都无所谓。因为我所求的,是在那无边的寂寥里,有你们相伴而已。
  秦穆公带走了贤臣,也带走了人生最大的遗憾:他虽然征服西戎,立下不世之功,但却没能进入春秋五霸之列。
  因为他生不逢时,先后与两个更伟大的诸侯同立于世:首霸齐桓公和二霸晋文公。
  周瑜曾遗恨:既生瑜,何生亮。秦穆公恐怕就得吐血了:你敢和我比悲情?你就遇到一个亮,我这一辈子遇到了两个呢!

  不过,虽然他对同辈的晋文公颇有不服,但对齐桓公还是不服不行:要说辈分,秦穆公只是齐桓公的外孙女婿;要论事业,尊王攘夷、光大华夏,人家齐桓公才是老前辈呢。
  早在秦穆公即位国君的那一年(公元前659年),穆公亲自领军攻打茅津(今山西芮城)的戎人,刚刚迈出功业的第一步。
  也就在这一年,那遥远东方的中原大地上,齐桓公正统帅天下诸侯会战北狄,一举拯救三个诸侯国,俨然已在人生的巅峰。
  请继续关注下一章节 霸主之路:齐桓公的尊王攘夷
  日期:2012-03-07 09:57:34

  第三节 霸主之路:齐桓公的尊王攘夷
  在讲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故事之前,必须先聊聊一个枯燥但又根本的理论问题:华夷之辩。
  1、华夷之辨: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主义理论
  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第一件大事是什么?不是爱情,不是自由,不是事业,当然更不是挖坑灌水。除了吃奶以外,遇到的第一件大事是取名字。想你我降生之时,全家群策群力、大鸣大放、绞尽脑汁,就为了取个好名字,以寄托人世间最美最好的愿望。
  顾名而思义,一个国家的自我认识,也可以从国名上大致了解。特别是中国传统上把“名”看作基本的原则性问题。《论语》有云: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孔子把正名看作执政的头等大事。但别把这又当成儒家搞封建礼教、残害心灵的罪状,早在孔子之前的牛人管仲所著《管子?正第》就说:“守慎正名,伪诈自止。”

  不管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键词都是“中华”:中者,中央也,说的是地缘;华者,光辉也,说的是文化。人嘛,都是有自尊的,谁不希望自己是一副高大全的形象呢?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亚洲的另一个文明古国波斯国在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也是因为波斯语中“伊朗”就是“光辉”的意思。
  在中、华这两字之外,另一个关键字是“夏”:夏者,夏后氏也,说的是血统。《说文》解为“夏,中国之人也”,也就是古代汉族人的自称,“华夏”就是“光辉的中国人”之意。《史记?夏本纪》记载夏后氏的族谱:“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乖乖,这夏后氏是根正苗红的炎黄子孙啊。而且夏后一族不是躺在祖先功劳簿上睡大觉的啃老族,其子孙光宗耀祖,一举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此后历经商灭夏、周灭商,但就像公司领导换届,企业本身还是一脉相承的,“夏”俨然已成为所有人的自我认同,比如西周共王的祭器《墙盘》铭文云:“上帝司夏尤保。”大概是铜器所见最早的夏字,意思是说“上帝特别宠爱夏人”,堂而皇之以夏自居,后来春秋战国的诸侯国更是自号“诸夏”。

  日期:2012-03-07 14:07:13
  中、华、夏,分别对应着中国人在地缘、文化和血统上的自我认知。以此为依据,所谓华夷之辨,在理论界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屁股决定脑袋,以地缘辨别华夷。
  《礼记.王制》曰:“中国夷狄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可以简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华”,和金庸老先生说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是一个造句格式。一句话,屁股蹲在哪儿,就决定了你是什么人。

  这应该是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方法。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版图大概是以河南省西部为中心,北到河北南部,南到湖北中部;东到山东河南交界处,西到山西南部,基本上处于中国版图的腹心位置。此时以地缘而辨华夷,大概是没错的。
  日期:2012-03-07 22:18:41
  第二种方法:老子英雄儿好汉,以血统辨别华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