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唐史的正能量——用精彩给你好看》
第57节

作者: 木唐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4-01 11:20:01
  连载53
  三、马周的传奇
  马周,山东博州(今山东省茌平县)人,生于隋仁寿元年,大概他家也属于庶族吧,所以他还是有条件读书的,从史书记载看来,马周这个人不但很喜欢读书,读了不少书,而且天分甚高,悟性极佳,最拿手的书是《诗经》和《春秋》两部。不过很快,命运就彻底改变了,马周小小年纪便父母双亡,变成了一个孤儿,从此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穷得叮当响,估计只能靠亲戚邻居的接济生活了。

  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因为穷,也因为缺乏亲人的照顾和管束,青年时代的马周渐渐变成了一个不修边幅、行为放荡的人,还染上了酗酒的毛病。穷成这样子,怎么还有钱喝酒呢?估计白吃白喝赖账的情况居多,或者靠开馆授徒之类一旦赚得两个小钱,便拿去买酒喝了,借酒浇愁,这正是他逃避现实、行为乖张、恃才傲物的真实写照。
  虽然穷困潦倒,落魄不堪,但又才华满腹,胸藏锦绣。这样一个人注定要经历命运的磨砺,与现实发生很多碰撞的。可以说在博州当地那些勤劳朴实的乡亲们眼里,马周是一个十足的另类:什么读书人!穷得都要当裤子了,这家伙居然还酗酒,还吊儿郎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成什么样子!马周,俺们大伙鄙视你!
  乡亲们不理解,马周也毫不在意,依旧我行我素。不过金在沙中,总会闪点光,锥在囊中,也难免偶一露峥嵘。武德年间,马周凭着读书人的身份,当上了博州地方官学的一名“助教”。唐代的地方教育机构分州、县、乡三级,马周这个差使,就相当于州一级官办学堂的老师吧,虽挣钱不多,但也总算有了一个正当而体面的职业。
  可是马周这人实在不成器,严重缺乏职业道德,一点都不爱岗敬业,大概平素野惯了,他当了老师也不为人师表,依旧常常酗酒,不好好讲课,把国家教师的光荣使命置之脑后。大概他认为博州这地方庙太小,盛不下他?然而州财政也不宽裕,怎么能养一个酒鬼呢?于是这一来,就把博州刺史惹火了,马助教不好好干活是吧?赶紧给我戒了酒,要不然你就另谋高就!马周是个骄傲的人,挨了几顿骂以后,面子上挂不住了,干脆辞职走人。

  随后马周辗转山东各地,机缘巧合,碰到了一位姓赵的大善人,赵大善人也是马周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此人十分欣赏马周的才华,也隐隐感觉他终非池中之物,一番交往之后,听说他准备入关求取功名,便毅然资助了部分盘缠。
  马周就此携资一路西行,西行之路约两千里,吃喝打尖要花不少钱,何况连年大旱,关中米贵,即便到了目的地,花销也只能更大。大概就是为了省钱吧,马周便安步当车,一路徙步而行,岂料当他走到中原一带时,不知何故,竟惹恼了当地一位姓崔的县令,被人家狠狠地羞辱了一番,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考虑到马周一向行为放荡,恃才傲物,想来两人的冲突也不能单怪县令。
  坏事未必不能转化成好事,崔县令的羞辱如当头棒喝敲醒了马周,马周深受刺激,他这回算是碰上了专治牙疼的,受辱之后一点脾气也没有,只能含羞忍耻,在心里默默发誓:
  将西行进行到底,打出一片天地来,给所有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侮辱自己的人看看!
  (马周客居新丰县,受店主冷遇。)
  就这样马周继续徙步“驴行”,来到了新丰县(今陕西临潼东北),并投宿于当地一家旅店。开店么,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顾客就是上帝,对上帝笑脸相迎本是店主一类的基本功。但大概是看到马周这位穷酸“驴友”风尘仆仆,衣裳不整吧,店主也懒得搭理他。原来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竟是如此这般赤裸裸,没有半点遮掩!此时的马周二十六七岁左右,虽潦倒不堪,备受羞辱摧折,但胸中一腔豪气却也未曾稍减,一见店主故意冷淡自己,气愤不过,便索性要来酒菜开始豪饮。这一喝,就是一斗八升酒!这一喝,顿时店内的眼球全被吸引了过来,但见他先是悠然独酌,旁若无人,须臾之后菜尽酒干,一扫而空,看得店主和众客人皆目瞪口呆,连声啧啧称奇!

  真奇男子也!
  非常之人必行非常之事。世间之奇男子,如马周之辈,每每身负大才,怀定国安邦之策,而屈身下僚,行为怪异,非善知人者不能以慧眼识之。
  此时的马周客居新丰,盘缠将尽,举目无亲,无依无靠,莫说青云直上是一种奢望,便是安身立命也很不容易,他能扭转乾坤,迎来奇迹,获得命运的垂青吗?
  能!
  但既然他举目无亲,又有什么人能给他带来好运呢?

  常何。
  日期:2013-04-01 11:22:13
  连载54
  离开新丰之后,马周终于抵达目的地京师长安,并进入常何府中,开始混吃混喝。关于马周投奔常何的细节,史无记载,明代冯梦龙所著《三言》中对此进行了一番演绎,写得非常好,也或许跟实情相仿,有一点影子,但属于小说家言,不可当真。既然如此,也便不足采信了。常何一介武夫,马周一个文人,常何有钱,马周穷酸,有钱人不差穷酸一碗饭,武夫粗人也需要一个文人骚客参谋帮衬,甭管是谁在其中牵的线,反正两个人就是有缘。马周就这样在常何府中安下身来,而常何也将成为马周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

  不过马周身在天子脚下,却是一介布衣,难睹天颜,虽身负大才,又有何用?
  有用,只要他能抓住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了。
  当时常何做的是正五品中郎将,身居武职。贞观三年六月,大旱再度发生,鉴于“天人感应”一类的缘故,李世民认为这是上天在警示自己,自己做得并不够好,便诏命群臣上书言事,一面评品施政得失,一面出谋划策。朝中文武百官都有资格说点什么,谁都必须说,不说不行,谁说得越狠,说到点子上,领导越高兴。常何武将出身,别说写文章,估计大字也不识几个,但他官居五品,级别较高,躲也躲不过,一听领导的吩咐,顿时头大如斗。见常何恩公犯难,马周坐不住了,恩公养着自己管吃管喝,自己可不能真的当个吃货,便主动把活儿揽了过来,代替常何撰写了上书的折子。

  写文章在常何眼里好比登天之难,但在马周看来,简直是小菜一碟。马周出身底层,饱尝人世艰辛,又有长途“驴行”的历练,这样的人生经历使他能深切感受到底层百姓的痛苦,又十分了解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对唐帝国在基层的施政得失也有着很多体会,再加上他文笔极佳,正好借此机会小露一手。笔墨纸砚一来,只见他挥毫如烟,洋洋洒洒,一口气写了二十余条建议,条条切中时弊,条条直指当世施政之要。

  接下来的事情是马周想也不敢想的。李世民看罢常何的折子之后,不禁大为惊诧,万万想不到常何一位大老粗竟然文采斐然,说得头头是道。难道我朝人才济济,连武将都能写出锦绣文章?又难道常何文武兼修,深藏不露,自己看走眼了?
  惊诧之下,李世民急召常何入宫询问缘故,常何不敢隐瞒,赶紧道出实情。
  常何一语未毕,李世民已发出了指示:
  原来还有枪手!枪手叫马周?赶快把他宣来,朕要见他!
  顷刻之间,人生剧变,机缘巧合,青云直上。马周就此获得了入宫面圣的机会。李世民听说有马周这样一位大才,一刻都不愿多等,马周还在半路上,便已连续四次派人来催促。等见到马周,一番交谈之后,李世民更加高兴,当场任命马周供职门下省,次年又升为监察御史。马周就此登上了唐初的政治舞台,成为贞观群臣之中一颗耀眼的新星。此后十余年间,马周凭着自己的才华、能力和忠诚连续升官,直至做到三省长官之一的中书令兼吏部尚书,简直就像坐上了火箭!

  以此来看,李世民无疑是马周生命中的第三个贵人。
  (李世民与马周交谈,越谈越高兴,当即予以提拔。)
  这里还要交待一下常何,常何因帮助李世民发现马周这个人才有功,被赐帛三百段。
  马周由布衣草根而位兼卿相,由寒门庶族而直达高层,这样的人生经历足够传奇!

  但如果没有李世民慧眼识人,不拘一格选官用人,这样的传奇恐怕也不会发生。
  对于马周的传奇,中唐大诗人李贺曾以自身经历有感而作《致酒行》一诗,诗中有云: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我就是从这首诗中第一次知道马周的。

  由于李世民的开明,虚心纳谏推诚待人,不拘一格选官用人,主动下放权力接受监督,节制欲望严于律己等等作风和特质,贞观年间的唐帝国朝堂上人才济济,群星闪耀,极一时之盛。抛开诸多武将以及那些文武兼备的大臣,如李靖、徐世勣、侯君集等人不论,这其中最有名的文臣当属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王珪、马周、戴胄、温彦博、岑文本九位重臣。历史中最鲜活的是人物,要了解贞观时代的历史,便处处绕不开这些人,在此挑几个来说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