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唐史的正能量——用精彩给你好看》
第58节

作者: 木唐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4-02 08:59:11
  连载55
  四、贞观名臣
  房玄龄,贞观三年二月,房玄龄和杜如晦同时进入尚书省,房玄龄任左仆射,为首席宰相,杜如晦任右仆射,为副手。房玄龄这人有三大特长,一是足智多谋,二是文才很好,三是通晓政务,并有超强的执行力。还有很多特点,集忠诚、公正、勤劳、宽容、谦虚、胆小等等于一身,这样一个人无疑是历代帝王梦寐以求的理想宰相。史载自房玄龄入主尚书省以后,便日夜操劳,孜孜奉国,尽心尽力,惟恐有一件事办得不妥,而且他为人宽容,虚心待人,看到别人有能力,有特长,比自己有还高兴,从不求全责备别人,更不因自己位高权重,或某方面远远超过别人,便盛气凌人。他与杜如晦一道发现、并推荐提拔了一大批人才,而且两人还与李世民共同敲定了唐初的很多制度。无论是功劳还是工作作风,房玄龄都堪称贞观时代的第一名臣!

  房玄龄虽足智多谋,且执行力一流,但也有一个不足之处,这便是欠缺一些决断力。之所以如此,与他为人胆小、谨慎大有关系。据史书记载,每当他某件事办得不妥,受到了李世民的批评,便会天天跑去朝堂磕头请罪,就像犯了什么大错一样,无地自容,让人看了十分可怜。贞观群臣基本上都敢顶撞李世民几句,只有老房不敢,十分敬畏领导,也因此,李世民如果发脾气,也只有在老房身上,还能找到一点当领导的感觉。

  老房不只把领导当领导,而且把老婆也当领导。他是史上著名的“惧内”人物,其惧内指数与杨坚、“河东狮吼”的男主人公陈季常一样,同为五星级别。老房夫人性情刚烈,不准老房娶妾,甚至李世民出面为老房作主也照碰钉子,于是一段“吃醋”的佳话千古流传,令后世千百年之后,犹能想见她当时的彪悍与风采。
  (房玄龄画像)
  杜如晦,老杜跟老房一样勤勤恳恳,尽职尽责,虽不及老房主意多,但却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强项:决断力超强。
  这一点可以说是与老房正好相反,也是老房强有力的补充。
  很明显,老房出了一大堆主意,但到底用哪个好,没有人拍板定案也是不行的。杜如晦就是一个敢负责的,头脑冷静的,善于鞭辟入里,抽丝剥茧,从众多意见中找出可行性方案的决断者。史载李世民与房玄龄谋划军机或商讨国事遇到疑难时,总会说一句:“非如晦不能决。”而杜如晦到场后,也每每不负领导期望,总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房玄龄善谋,杜如晦能断,二人交情深厚,彼此欣赏,关系无比融洽,又互相补充,双剑合璧,与贞观群臣一道,帮助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于是“房谋杜断”的佳话流传千古,有唐一代,称贤相者,首推房杜!
  (房谋杜断)
  长孙无忌,进入贞观时代以后,作为外戚和玄武门的重要功臣,长孙无忌先是被封为吏部尚书,享受高规格的一千三百户食封,之后不久,李世民又准备提拔他当右仆射。但不料,此举却遭到了长孙皇后的坚决反对。
  哥哥升官,妹妹应该高兴才是,为什么要反对呢?
  这实际上是长孙皇后保全哥哥以及长孙家族的一种方式。
  长孙皇后通达历史,深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高处不胜寒,自古功臣外戚每每恃宠而骄,把持朝政,或过深地卷入政治斗争,便免不了树大招风,为帝王所猜忌,为朝廷政敌所仇视,而终致身死族灭。从史料中依稀能看出,由于家庭变故等一系列原因,长孙无忌一直渴望出人头地,有着很强的权力欲,而兄妹两人从小相依为命,没有人比长孙皇后更了解这一点,她担心哥哥追逐权力,迷失在权力的漩涡当中,所以才希望他能远离政治。

  虽然皇后反对,但李世民还是在贞观二年把长孙无忌拜为右仆射。树大果然招风,大概是长孙无忌在主持裁员期间得罪了很多人吧,拜相之后不久,便有人上书攻击长孙无忌,说他待遇优厚,权力太大了。长孙无忌闻讯,赶紧主动要求解职,随后在长孙皇后多次苦劝的情况下,李世民免去了他的右仆射之职,转授“开府仪同三司”。
  在隋唐时代,所谓开府仪同三司是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仪仗队的规格礼仪等同于三公(三司即三公),出行时非常之拉风,但因为是散官,所以仅仅是一种崇高的荣誉性职衔,并无实权。
  长孙无忌就此退出了唐朝廷的各种权力机构,不再参与分管日常事务,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民认为他比较滑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善于避嫌,从不惹麻烦。但由于和李世民的特殊关系,他一直是贞观朝权力核心的重要人物,每每有军国大事,才偶一露峥嵘,显示出他对国家决策无人可比的影响力!
  所谓话不在多而在精,言出必中才是真正的厉害角色!
  日期:2013-04-02 09:04:49
  连载56
  魏征,贞观元年,魏征进入尚书省,任尚书右丞,贞观三年又转任秘书监。秘书监一职是秘书省的长官,也是唐代“五省”长官之一,何谓“五省”呢?便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内侍省。其中前三个都是权力部门,长官都叫宰相。内侍省是皇帝的近侍机构,管理宫廷内部事务,长官叫内侍监,由宦官担任。秘书省掌管国家图书典籍,以备皇帝咨询,所以魏征的秘书监一职就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由此看来,秘书省无疑是典型的清水衙门,不过馆长老魏同志却很特别,由于可以进入政事堂议事,与三省宰相平起平坐,所以谁都不敢小觑老魏。
  当然了,不管做什么官,老魏对贞观之治的一个主要贡献就是进谏,就是拍砖,就是监督和督促领导不能懒怠,好好干。
  据史书记载,魏征相貌二流,口才一流,胆量超一流,只要他出手,通常都能说得李世民回心转意。然而有时领导心情不好,老魏尺度又把握不好,一味喋喋不休,也会说得领导气恼之极,大发雷霆。领导很生气,老魏这下该知难而退了吧?
  不然,老魏依旧从容自如,神色不变,以不变应万变。这也是他进谏的绝技之一。

  说来也奇怪,每次老魏一使出绝技,领导总会先软下来,不管听不听老魏的,态度总会和蔼许多。
  说来也不奇怪,虽然李世民也是一个骄傲任性的人,但他毕竟已经做了领导,就得比同志们更大度一些,就得有领导的范儿!
  史书中记载了李世民害怕老魏唠叨的两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
  (李世民经常把魏征召入宫中讨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