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山海经』》
第44节

作者: 古道风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里面我只知道一个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刘秀,奉车都尉是负责黄帝出行的官员,在汉代是个很重要的职务,虽让俸禄只是二千石,但在汉代很多有名的人物都担任过此职,比如霍光,吕布等。这里的刘秀不是光武帝刘秀,在西汉末年,有三个刘秀,因为有童谚称刘秀当帝,所以王莽称制后就把这个刘秀给杀了,还有个刘秀是光武帝刘秀的远方叔叔,也做个几天皇帝,不过被赤眉所奉的刘盆子给杀了。具体记不太清楚了。

  建平元年四月丙戊(即公元前16年4月23日),侍诏太常属(侍诏,皇帝的秘书,太常寺掌管祭祀的官员,副总理级,太常属,太常寺的手下相当于部长级。侍诏太常董贤也,这个人物太有名了。是汉哀帝刘欣最宠幸的大臣了。史载他的妹妹就是刘欣的皇后,刘欣当年19岁,董皇后16岁,长的是千娇百媚,貌美如花,可这样一个美人,刘欣他不搞,偏偏要和她的哥哥董贤搞在一起,两个人形影相随,如胶似膝。有一天,两个人搞得都累了睡着了,汉哀帝刘欣醒了,发现董贤还睡着,并且头压着刘欣的衣袍上,刘欣怕起身时弄醒董贤,拔出佩剑把皇袍割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断袖之痴,如今这个词专指男性同性恋者。)

  日期:2017-12-31 10:54:24
  前面扯的太远了,说说汉哀帝刘欣为何要派人来校正《山海经》,这事说来话长,我只能简单说一下,就是这汉哀帝上台后想有所作为,特别是想改改皇宫阴气过重,外戚干政的因习,更重要的是杀杀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势力,先把王莽给开了。然后进行思想改造,宣扬正确的理念,杜绝靡靡之音,首先从皇宫的乐府开始,裁剪了一大半的乐工,对当时的乐曲进行改造,进而对相关的书籍文献进行清理校对,所以才有了上面的那段话。

  日期:2017-12-31 11:10:12
  海经。海外北经
  海外自东北陬至西北陬
  海的外面,从东北角到西北角(数起)。
  我都要疯了,明明说是从东北角往西北角数起,可下面的排序却刚好相反。我都怀疑是不是后来的抄录者把顺序搞反了,就像我们今天看书是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古代却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管他去!你咋排我就咋说。
  日期:2017-12-31 11:41:17
  无【綮系换月】之国在长股东,为人无【綮系换月】
  【綮系换月】象形,户(门户)+夂(从后至)+月(代表西方),即到西方去的后门。
  无【綮系换月】,即往西去,没有后门,只此一道。
  所以无【綮系换月】之国就是说你要到西方去必须经过我国,没有其他通道。这地方在哪里?应当在西王母的地盘上。以此看来,长股国属于西方民族。
  日期:2017-12-31 12:52:51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綮系换月】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蛇,居钟山下。

  钟山,今阿尔泰山自315国道(即青海茫崖行政委员会以北)以东至青海湖以北的祁连山。钟山之神就是共工,因为共工的地盘就在青海湖和柴达木海。
  烛,篆文象形,火(火把)+蜀(西北古国,在今青海北,不是现在的四川,这里的蜀只代表地形),表示古蜀人的照明用具。(古代蜀人发明的一支用动物脂肪作为燃料的微型照明用具)。
  视,甲骨文象形,示(祭告)+目(看),表示向神祭告时仔细察看所显示的征兆。
  瞑,金文象形,目+冥(阴曹地府)表示死者紧闭双目。
  钟山的神(共工),又叫烛阴(山南海北谓之阴,表示居住在古蜀国的人们的光明指引者),白天是神睁开了眼(可以放心活动),晚上是神闭上了眼(当心被颛顼部落的人抓住),(刮北风)是神在吹气,这时候是冬天;(刮南风)是神在吸气,这时候是夏天。它不吃不喝也不呼吸,它呼吸是就挂起了风。它(指钟山)连绵千里,在无【綮系换月】的东面。

  日期:2017-12-31 12:58:16
  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蛇,居钟山下。
  他的具体形象特征为:他是个部落,是个武装部队,而且是来自南方的武装部队,他们生活在钟上的下面(即今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
  这说明共工是炎帝的后裔的武装部队(赤蛇)。不知道是何时从南方迁过来的,但肯定要早于颛顼,因为他们居住在颛顼北边。当然就更早于黄帝。
  日期:2017-12-31 13:04:39
  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一目有手足。
  一目者,奴隶部落也,前面讲过,一目就是古代战俘或罪犯被在其面上用刀刻纹,所以就代表其身份是奴隶。
  那么这个奴隶国是谁?前面说过,有个叫‘昆吾’的部落是颛顼的后人,他们居住在青海湖以东,所以一目国很可能是‘昆吾’部落。一目有手足。手足者,兄弟也,所以手足可能是黎邛

  日期:2017-12-31 13:36:18
  柔利国在一目东,为人一手一足,反【左上木左下汆右阝】,曲足居上。一云留利之国,人足反折。
  更正,一目国在哈德令以西,柔利国应当在哈德令以东都兰县以西。一手一足者,残缺不全,作为部落,残缺不全一定是部落的被分开了。从这个意思来看,有点像颛顼的孙辈黎邛部落的后裔,她们被黄帝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东边为奴,一部分在西边,也就是这里的柔利国。
  反,甲骨文象形,厂(石崖)+又(抓),表示攀岩,攀崖。

  【左上木左下汆右阝】象形,木(树之初,代表新迁来的部落)+汆(在水里滚过,表示经过折磨过)+阝(阜,山岩),表示从一目国劳改出来的部落。
  足曲者,拐也。逃跑起来不方便也。
  居上,指在青藏高原上,和前面的描述相呼应。
  留,金文象形,卯(连住)+田(庄稼地)。说文解字:止歇于某地。
  利,甲骨文象形,禾(庄稼)+刀,用快刀收割庄稼。
  有的讲那是一个受困的农耕之国。她们的脚被困住了,不能逃跑。
  这与前面的记录一致。
  日期:2017-12-31 14:20:09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