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山海经』》
第45节

作者: 古道风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里的相柳和前面的相繇应当是同一人。前面说相繇是为禹所杀,其血腥;这里说是禹相柳,有所区别。可能繇为禹所杀而柳投降了禹?其他相同,原先都是共工之臣。九首表示其部下有九个(或者多个)首领所率部落,她们在柴达木海的九个(或者多个)山丘上生息。相柳帅部落到那里后,在那里的水泽边开挖料一条沟溪。(为了围湖造田),大禹到那里后,认为其溪水里排出的卤水污染了环境,那里的土地已成荒漠,不能耕种五谷,而且流出的卤水威胁到黄河的河水。于是,大禹带领人修筑堤坝,阻挡溪流,经过无数次加高加宽堤坝(三沮三仞),并把他作为历代帝王所共同防范的高台。这些浓度不断增大的水北堵住了,形成了今天的茶卡盐湖。这地方在昆仑北,就是今天G109国道和G214国道之间的地方。在柔利(即今乌兰县)的东面。相柳这个人,是个部落的首领,他的主体是来自东方的武装部队。他不敢往北翻山到青海湖,因为他害怕共工台。(位于今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境内)。共工台在它的东边。台呈四方形,在其角上有一支守卫部队。他们是从黄帝部队或者颛顼部队投降而来的以虎为图腾的武装部队。这支部队面朝南方(以防黄帝的部队过界)。

  日期:2017-12-31 15:59:06
  深目国在其东,为人举一手一目。
  深,金文象形,水(潭)+罙(即探表示探测潭底),即下到水潭的部落。
  举,篆文象形,兴(众人加入)+手(用力),表示众人合力托起重物。动词:发动,进行。
  ‘目’表示原来是奴隶部落。这里指老童之子重的后裔部落-即祝融部落。
  ‘手’表示黎或邛部落的一部分。
  深目国(居住在龙羊峡水库周边的部落)在它的东边,他们作为颛顼的后人祝融和黎部落造反了(举一手一目)
  这就是前面说的鱼(奴隶)化(入水变成了)龙。就是说颛顼的奴隶后裔在抵达龙羊峡后,变成了武装部队(龙,说明颛顼政变成功了)。
  日期:2017-12-31 17:06:03

  无肠之国在深目东,其为人长而无肠。聂耳之国在无肠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奇物。两虎在其东。
  肠,手,脚,耳,相对于人来说是人体的器官,属于人体的一部分;如果把人比作部落,那么,肠,手,脚,耳又相当于啥?肠是人的消化器官,人吃了食物只有通过肠来消化吸收才能长大。所以肠就是收藏食物的器官。所以对于部落来说,就是管理劳动所获的组织。如果无肠,说明他们不能支配自己的劳动所获,所以无肠之国只比奴隶国家好一丁点。所以无肠国家姑且称之谓{黄帝)的准奴隶国家。这是一个较大的部落,并且创造了很多财富(其为人长)却不能支配自己的劳动所得。(这有点像贰负的部落)。

  聂,瑠文象形,口口(两个口)+A(一个朝下的口),三个人窃窃私语,贴耳小声不断地说话。
  聂耳之国,不敢大声讲话,有意见只能在下面发牢骚。所以聂耳之国在黄帝帝国地位低下,或许是曾经犯错的部落。
  虎,部落图腾(属于武装部落),文虎,曾经受过处罚,刻上罪犯烙印的武装部落。
  奇物-即奇货可居这个成语的出处。
  及,甲骨文象形,人+又(抓),像一只手从背后抓住前面的人。
  入,甲骨文象形,像盒盖向下,表示收存物品并加以封藏。这里表示掩藏。

  上面的意思是:准奴隶国家无肠之国在奴隶国家深目之国的东边,他们这个部落很大也创造了很多财富却没有权利支配。还有个地位低下的国家聂耳之国在无肠之国的东边,他们指挥着两个戴罪立功的部落文虎,他们部落的两个文虎成员只能在下面窃窃私语,害怕哪天又被黄帝的密探抓住辫子。他们悬居在海(今刘家峡水库或者渤海-即兰州地面)中,他们抓住了从黄河水中下来造反的奴隶(即化龙鱼)并且偷偷把他们藏起来了作为奇货可居。还有两个以虎为图腾的部落武装在他们的东边。

  从这些描叙看,特别像贰负部落所为。
  日期:2017-12-31 17:33:40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谓,河谓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逐,甲骨文象形,豕(猪)+止(追捕)表示追逐。
  渴,这里指饿。
  这句话的意思是夸父部落追逐黄帝的部落(日),进入黄帝的领地(入日)。部队饥饿想得到粮食补充,到了黄河渭河流域,都没有找到足够的粮食,想到北边继续找吃的。还没有抵达,就被困死在途中。部队四散而去,突围并掩藏到黄河东边的树林里。

  邓林-今兰州东定西北的山区。
  日期:2017-12-31 18:16:44
  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
  博,与搏同字。金文象形,+(盾)+甫(傅)表示武力拼杀,捆绑俘虏。
  博父国,打败夸父的国家。
  博父国在聂耳国的东面(在今兰州南边的五泉山区以及东乡自治县的广大区域),他们是个大部落,它拥有两支武装部队,北面是来自东边的武装,南边是黄帝的武装。邓林在他们的东边,有两个刚刚迁徙过去的部落(二树木),也属于博父国。(大概在今天陕西榆林的兴隆山)。
  日期:2017-12-31 19:20:27
  拘缨之国在其东,一手把缨。一曰利缨之国。

  拘,篆文象形,手(抓)+句(纠结,绑)
  把,篆文象形,手(抓持)+巴(一动不动),牢牢地操持,控制。
  拘缨(像绳索一样牢牢地控制在手)之国在它的东边,用一支武装部落就能控制此地。也有说是最有利于防范(北方来敌)的堡垒防护网一样的国家。即位于今天河西走廊的起点-天祝藏族自治县东北,古浪市东南及景泰县以西的山区。
  日期:2017-12-31 20:05:23
  【足支】踵国在拘缨东,其为人大,两足亦大。一曰大踵。
  【足支】象形,足+支(拐杖),柱着拐杖行军。

  踵,金文象形,止(脚)+重(负载量大),担负着重物迁徙。
  【足支】踵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他是我们祖先在迁徙过程中的一个驿站。因为周边都是荒野之地,要走很远才能有补给,所以到这里就要背着重的行李,执著拐杖而行。
  那里有个很大的部落(其为人大)后面还跟随着的迁徙部落也不小(两足亦大)。有的说,那里就是一支迁徙大军。
  这个地方在哪里?就是景泰县的石门乡,双龙乡至靖远县的靖安乡之间的山脉。

  日期:2017-12-31 20:53:34
  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欧,甲骨文象形,区(以界墙隔开)+攴(用棍棒敲击,执鞭)
  丝,甲骨文象形,像两根两端打结了的蚕线。

  据,篆文象形,手(操持)+居(居家生活)
  欧丝之野在大踵的东面,有一个母系部落在那里栽种葡萄树。
  欧丝,葡萄树。证明在上古时,这里已经有中国人开始种植葡萄树了。这个地方在哪里?
  它就在今天的银川是西北的阿拉善左旗的山野。
  古代其相连接的乌海地区是欧姓之国。所以那里又称欧丝。今天在乌拉地区仍有相当多的欧姓居民。

  日期:2017-12-31 21:06:47
  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
  桑,甲骨文象形,像枝叶茂盛的树。
  有很多枝叶茂盛的植物,它们没有枝干,在欧丝的东面,它们藤曼长达百米以上,没有分枝。

  日期:2017-12-31 21:21:56
  范林方三百里,在三桑东,洲环其下。
  范林绵延三百里,在三桑的东面,其周围有绿洲环绕。
  范林即今天从乌拉特前旗至呼和浩特的阴山山脉。

  日期:2018-01-01 10:49:51
  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一曰爰有熊,罴,文虎,离朱,【丘鸟】久,视肉。
  务,篆文象形,矛(武器)+攴(持械攻击)+力(竭力),表示竭力攻击。战场上持械竭力拼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