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民国的山东牛人们》
第52节

作者: 鲁西狂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5-08 10:07:51
  咱继续讲讲第二波次的府院之争。
  府院之争并没有因徐、孙、丁三人的离去而消失,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不愉快依然存在。很快,对于参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要不要对德国宣战,黎元洪与段祺瑞意见再次相左。段祺瑞主张参战,黎元洪反对参战,府院之间再次闹得不可开交。段祺瑞召集各省督军在北京开会,组成督军团,公然干政。在国会开会时,皖系又组织“请愿团”数千人围住国会,要求议员们必须通过参战案,内阁各总长愤而辞职。黎元洪终于使上了大招,借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曝光之机,突然下令免去了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务。段祺瑞气歪了鼻子,乘火车去了天津。皖系的各位大佬如安徽督军倪嗣冲、陕西督军陈树藩、浙江督军杨善德、山东督军张怀芝、福建督军李厚基、上海护军使卢永祥等先后宣布与中央脱离关系,还有一些凑热闹的比如奉天督军张作霖、河南督军赵倜也宣布独立,还有目前与段祺瑞关系很铁的直隶督军曹锟,不但宣布了独立,还派兵直逼北京。曹锟派出的兵,正是由吴佩孚率领的第六旅。

  吴佩孚率第六旅开到丰台,与倪嗣冲侄子倪毓棻率领的安武军会合,武力威胁北京的中央政府。黎元洪真是吓尿了,不知该怎样收场。
  这时候小扇子徐树铮跑到徐州,向驻扎徐州的长江巡阅使辫帅张勋表示,如果张勋进京搞复辟,段总理是不会反对的。傻呵呵的辫帅一听,立刻来了精神,他向黎元洪表示愿意进京调停。黎元洪是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立刻发电请张辫帅入京。
  日期:2017-05-08 18:02:26
  辫帅率领着五千名辫子军,浩浩荡荡开进了北京城,先是强行解散了国会,然后请来康圣人有为等满清遗老,拖出十来岁的溥仪,重登大宝,将中华民国改回大清帝国,搞出来了复辟闹剧。

  黎元洪通电全国,让各省出兵讨逆,同时电请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务。
  7月4日,段祺瑞在天津以南第八师的驻地马厂誓师讨逆,任命曹锟为西路军总司令,段芝贵为东路军总司令,自领中军,同时攻打北京。
  曹三傻子负责讨逆军的西路,当然还是由吴佩孚打头阵。吴秀才率第六旅一马当先,过卢沟桥,攻占宛平。段芝贵率领的东路军与辫子军在廊坊激战,进展非常缓慢。吴佩孚则绕辫子军后路,猛扑辫子军的指挥部——丰台火车站,在丰台指挥辫子军作战的雷震春、张镇芳、冯德麟三人猝不及防,竟被吴佩孚活捉。辫子军主将被俘,军心大乱,大败而逃,讨逆军顺利进入北京。冯玉祥率领的大刀队一路冲到了天坛,辫子军无力反抗,逃的逃降的降,满大街扔的都是辫子,既有复辟时老百姓买的用马尾巴做的假辫子,也有辫子军为逃命临时剪掉的真辫子。张勋慌慌张张拖家带口逃去了荷兰公使馆。复辟闹剧闹了12天就宣布收场了。

  黎元洪哪还有脸面继续干大总统,通电去职,副总统冯国璋将长江三督调整了一番后,离开南京北上,代理了大总统。
  日期:2017-05-09 11:57:09
  袁大头死后,北洋出现了大分裂,主要分裂出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相对而言,皖系势力最大,控制着山东(张怀芝)、察哈尔(田中玉)、陕西(陈树藩)、甘肃(张广建)、安徽(倪嗣冲)、浙江(杨善德)、福建(李厚基)等省以及上海(卢永祥)这个特别行政区,冯国璋则控制着江苏(冯国璋)、江西(李纯)、湖北(王占元)三省。张作霖、阎锡山等人摆脱了袁大头的控制,逐渐自成了一系。

  黎元洪下台后,冯国璋对于北上就职大总统犹豫很久,他的担心与当年袁大头的担心如出一辙,都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老窝,怕到人家地盘上就是虎落平阳龙游浅滩了。冯国璋与段祺瑞讨价还价,交换条件,如果他冯国璋要北上就职,那么江苏督军要由李纯来接,江西督军由陈光远升任,保证长江三督还是直系,同时冯国璋要率跟随自己多年的第十五师北上,做总统的卫戍部队。段祺瑞都同意,他的交换条件是,湖南、四川要交给皖系。

  双方讲好条件后,冯国璋北上就职,冯段之间的第二次府院之争再次拉开序幕,不过冯国璋是实力派,有军队做后盾,底气比黎元洪足得多。
  除了皖系、直系、奉系、晋系等等,此时还有一个两栖督军,那就是曹三傻子。护国战争结束后,段祺瑞为拉拢曹三傻子,许以直隶督军的位子,混了这么多年的曹三,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曹三对老段是感激涕零,两人进入了近两年的蜜月期,无论是督军团武力逼黎元洪的宫,还是讨逆攻打张勋,曹三是鞍前马后无役不从。
  曹三是天津人,按籍贯来说,他应该属于直系。究竟该投向直系还是皖系,曹三拿捏不定。吴佩孚给曹三出了个主意,那就是明修段道暗度冯仓,明里下和段祺瑞打得火热,暗地里也和冯国璋联络。冯国璋来北京当总统,他让曹三兼任了直隶省长,直隶军政大权全交给了曹锟。冯国璋比段祺瑞更明白曹三所依赖的是谁,曹三既当督军又当省长,第三师师长就没必要再兼着了,经曹三同意,冯国璋发布命令,升吴佩孚为第三师师长。

  日期:2017-05-10 00:20:20
  有冯、段两人罩着,经吴佩孚建议,曹锟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把编练部队的事儿全交给了吴佩孚。除第三师原有的两个旅外,吴佩孚在两年内一口气编练了九个旅,其中有五个混成旅、四个补充旅。
  前三个混成旅的旅长很有必要介绍一下。
  第一混成旅旅长为王承斌,奉天兴城人,原为吴佩孚第六旅的第十一团团长,护国战争中出力颇多,早在四川的时候,吴佩孚就收拢北军溃兵编成了两个团,交由王承斌率领。最起码到第一次直奉战争,王承斌对吴佩孚都是忠心耿耿。至于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第二次直奉战争前两人为何翻脸,那就是后话了。
  第二混成旅旅长为阎相文,山东济宁人,原第六旅十二团团长,也是由吴佩孚保举担任的旅长。此人忠心可嘉,但能力不足,办事磨叽,人送绰号“阎大磨”,最后竟不明不白死在了陕西督军任上。他的死和冯玉祥有关系。

  第三混成旅旅长为萧耀南,湖北黄冈人,原为曹锟的参谋长,吴佩孚保举升为旅长。此人是日后挤走王占元攫取湖北督军的关键人物。
  另外第三补充旅旅长彭寿莘,山东平度人,人送绰号“刺儿彭”,是吴佩孚手下一员悍将。
  这九个旅,除了第四混成旅外,其余都是唯吴佩孚之命是从。第四混成旅旅长是曹锳,曹三傻子的七弟弟,他能听吴老二的?第四混成旅缺乏训练,战斗力很差。
  护法战争期间第三师南下作战,因第五旅旅长张学颜自认为资历老,不听招呼,吴佩孚告了他一状,被曹三免职,改由团长董政国接任。董政国,山东即墨人,人送绰号“董二杠子”,看绰号就知此人属于那种打仗不要命的主儿。吴佩孚的第六旅由吴佩孚的拜把子兄弟直隶交河人张福来接任。
  如此,曹三的主要兵力都在吴秀才的掌握之中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