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午 ——关于中日国力、军力、政略、战术的比较研究》
第4节

作者: 龙的航程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综上所述,甲午战争期间,欧美列强在东亚地区拥有强大军事存在。其中英国远东舰队、俄国太平洋舰队均超过清、日海军吨位,具备介入战争、改变整体态势的实力。在战争筹划准备阶段,乃至实施过程中,清、日双方不得不时刻关注列强的立场,并随之调整策略。据此,研究甲午战争,其空间范畴绝不能限于中、日、朝三国,必须扩展到在东亚有影响力的西方列强,把各个历史事件还原到当时的大环境中去考察评判,才能更准确地描绘历史发展演进脉络。

  日期:2018-02-14 21:50:22
  第三步,构建战争中人物行为模型。战争是解决矛盾问题的最暴力手段,通常伴随着杀戮与伤亡,其人物行为模式异常复杂,应分三个层级进行剖析:一是政略和战略制定者——政治家,他们远离前线;二是战役指挥者——中高级将领,他们身处战场,但很少到一线亲冒矢石;三是基层军官和战斗兵员,他们要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直面淋漓的鲜血。
  能被称为“政治家”,他们当然是站在国家金字塔顶的那一小撮人。假设这些“政治家”不是蝇营苟且的政客,他们手握权柄,胸怀为国为民远大理想,真正想要干出一番青史流芳的事业。但“政治家”同样置身于人类社会,不可能单靠一个人包打天下,对上要有放手支持自己干事创业的领导,对下要有一个能够严格贯彻指示的团队,如果在执行层面遇到障碍和掣肘,也需要有人及时化解矛盾问题。因此,政治家同时也是人际关系和管理学的大师,既要能够协调上下左右关系,也要有一支听命于自己的团队——这是他的基本盘。政治家本身可以是为国为民、无私无欲的,但他有上级、有亲朋、有故旧、有队伍,这些人同样处于社会中,有的想要提拔进步,有的想要增加收入,有的家中老人身体不好想要插队看病,有的孩子分数不够想要上重点学校……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如果政治家十指不沾阳春水,对这些要求一概不理,那他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清官”,可以站在道德的高点指点江山,但绝没有能力来统班子、带队伍、解难题。因为“清官”生活在阳春白雪中,周围大都是爱放嘴炮、拙于实事的“君子”,把存在道德瑕疵和有野心、有欲望、能做事的人一概排斥在外。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很难同时是道德完人。为了干事创业,他必然会用理想来号召人,用利益来团结人,致力于把自己的朋友变得多多的,把敌人变得少少的,才能结成一个强大的、有凝聚力的团体。既然是利益集团,也免不了党同伐异,与别的政治团体和利益集团做斗争。关键时刻,能够为国家大局多考虑一点,为自己的党派少考虑一点,就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在此,设定战争中的政治家模型为“在有限信息条件下,每一个战略抉择都经过理性推断,是国家利益、党派利益和个人得失三者均衡后的最大效用值”。

  日期:2018-02-14 21:59:21

  中日两军高级将领,有的是文官转型、不谙军务,有的是贵族出身、一步登天,但大多数还是出身行伍,在战火中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如清军直隶提督叶志超,绰号“叶大呆子”,最开始只是普通一兵,每次打仗都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立下赫赫战功,所以官位节节攀升。对捻军作战时,已是中级将领的叶志超被长矛刺伤,仍然“裹创力战”,一个英勇顽强的将领形象跃然纸上。但是,不同位置的军人能力素质要求有所差异,基层军官士兵需要视死如归的勇气毅力,在战场上能够叫响“向我看齐、跟我上”;中低级军官需要战术素养,具备小规模作战指挥才能,以及在复杂情况下处置突发事件能力;高级将领需要政治才能、统帅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实质上已经是军人和政治家的合体。在类似晚清的“人治化”社会里,由于军官本身军事素质难以数据化具现,晋升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上级偏好和长官意志起了决定性作用,故而将领军事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仅仅因为籍贯而被选拔任用。此外,随着年龄增长、经历阅历增加,个人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也会不断变化。人在少年时期,处于价值观塑造阶段,思维尚未定型,容易被外界宣传引导,富于理想主义和牺牲奉献精神;青年时期胸怀大志,渴望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人生、改变世界,具有强烈进取意识;中年时期,拖家带口,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考虑问题更加细致,为人处事成熟稳重,愈发现实主义;在老年时,功成名就,关注名声和家族延续,行事趋于保守。甲午战争时,清朝陆军高级将领年龄跨度为50-75岁,老龄化趋势明显;日本陆军高级将领多为40-55岁,处于中青年阶段,双方陆军战斗欲望和进攻意识明显不同。鉴于此,设定战争中的中高级将领模型为“在有限信息条件及个人价值观、性格、文化、年龄等因素综合影响下,每一个决策都围绕打败敌军和保存自己两个目标,最大限度发挥了自身军事统帅和指挥能力”。

  日期:2018-02-14 22:01:15
  基层军官和士兵身处于战场一隅,消息闭塞,无法了解掌握整体战争态势,容易被留言和小道消息所左右。在战斗进行过程中,他们神经高度紧张,耳边是隆隆枪炮声,身边是中弹呻*的战友和地上冰冷的尸体,往往是机械地听令对敌射击、跟着身边的人冲锋或是成群结队地溃逃。对基层军人而言,比作战更折磨人的,是引枪待发的对峙和艰苦漫长的行军,必须随时保持戒备状态,身心均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煎熬。一旦战事不利,保命本能战胜了保家卫国的道德情怀和团体的凝聚力,就会出现投降、逃兵甚至“营啸”[炸营。]等极端现象。

  惜命是人的本能反应,是铭刻在基因中的最高要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要包括食物、水、空气等,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也是最优先级别的需求,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都要瞠乎其后。可见,人的本性就是先千方百计活下去,然后才是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在战争中,人的生命时时刻刻面临威胁,求生欲望会无限放大,道德观念会变得脆弱,当感性战胜理性时,容易突破道德底线,干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如何让基层军官和士兵的战斗意志克服求生本能,是一篇治军带兵的大文章,也是摆在每一位军事将领面前的必答题。为此,各国军事机构和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战时军人行为主要受个人认知、群体行为和环境因素等综合影响,并制定了军人士气量表和群体动力行为模型。由此,设定战争中的基层军官和士兵模型为“在有限信息条件下,每一个行动受到个人、集体和环境的综合影响制约,属于有限理性下的自身效用最大化,也有一定的从众心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