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北伐》
第10节

作者: 飞翔明2018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实,那个元末岁月,不少的国外研究学者多指出:十四世纪上半叶(也就是元末时期)是个气温较低的时期。甚至,加拿大学者卜正民认为这时候小冰河时期,中国境内气温偏低,各种自然灾害频仍,导致农作物收成大幅降低,人类缺乏食物,加上各级政府管理不力,甚至蒙元贵族以“民族歧视”政策挂帅,粗暴而强横地奴役汉人,结果引发大规模的人民暴动。

  这一点,应该重视,元末的气候的确与众不同。
  你看,八月底的大同已经大雪纷飞!
  可是,又怎样呢?
  塞外的胡族早已习惯了八月飞雪的天气了,他们就是擅长在这样的条件下四处作战,到处抢掠。而且,他们还窃喜:汉人怎么挨得了这鬼天气!光是士兵单薄的衣衫,就足以让他们一败涂地了!何况,他们的所谓战神竟然暴毙于军中,这还不是他们败亡的征兆么?

  于是,脱列伯、孔兴借着风雪交加,更是猛烈地围攻大同城。
  不过,他们不知道,也不屑于知道他们的对手是谁了?
  他们的敌手是李文忠!
  而且,是专门擅长在恶劣天气下、恶劣条件下作战的李文忠!

  比如,在四年前,他就是在严寒的冬天进行杭州会战的,虽然杭州城最后是兵不血刃地投降了,可是李文忠在肃清杭州外围的战役中,一直都是在严寒的风雪中战斗的。
  又比如,在十一年前,那时候,李文忠还是叫朱文忠时,在严州,当时还在元军的手上,他们叫它为建德,面对的敌手是十余万的苗军。那时候,正是炎热的夏季,他们的战场就是今天建德的乌龙山。结果,朱文忠数次击败杨完者的苗军。后来,杨完者被张士诚谋杀,朱文忠面对的敌人就是张士诚了。后者组织了三四次的抢攻严州的战役,可是没有一次能够击败朱文忠的。最厉害的由张士诚大将李伯升带领的号称二十万的步骑兵来袭,朱文忠竟然带着少到不能再少的兵将在新城大破李伯升部队。

  就是因为有了这么一些战斗经验和经历,李文忠被朱元璋视为常遇春第二的指战员。
  常遇春的讣告一到应天府,朱元璋除了悲痛和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之外,第一时间就把尚在赶赴陕西战场途中的副将军李文忠升为这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李文忠还没进入山西境内,就见哨骑带着大同的求援使者前来报告:大同被围,情况危急!
  这样子?
  李文忠马上就要传令:全军向大同方面急速进发。
  他的部下,左丞赵庸说:圣上诏令我军赶赴陕西庆阳,如果在大同逗留,怕耽误了大将军那边的战事。不如,派人飞报圣上,听候定夺吧。
  李文忠想了想,正色道:“诸位,我既然与大家一起受命出征,国都以外,只要是有利于我大明国事的,完全可以自行决断。此所谓将在外,临机发断,不可有失也!如今大同甚急,如果再听候圣上指挥,一来一回之间,必费时日,岂不坐失战机?”
  他宣告:传我将领,全军火速进发大同!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于是,明军取道雁门关,向马邑奔驰而来。
  他们身后留下了深深地足迹,那是雪地的印记。
  一场风雪激战,即将爆发!
  李文忠,就要一战成名!
  日期:2018-07-31 13:06:20
  13.
  脱列伯和孔兴原来是关中元军将领,他们隶属于张良弼集团军。
  徐达挥军取庆阳,张良弼把庆阳留给弟弟张良臣据守,自己带着脱列伯、孔兴等几员战将向西北的宁夏府逃亡,结果被先行一步到达宁夏府的扩廓帖木儿扣留了。面对昔日不肯听从元朝中央政府的命令,拒绝接受自己指挥,以至于双方兵战连年的张良弼,扩廓帖木儿真想一刀把他干掉。可是,张良弼毕竟是陕西大员,官居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又是从前扩廓帖木儿义父察罕帖木儿的老战友,扩廓帖木儿还是下不得狠心。

  他痛斥了张良弼不顾国家利益,只想图谋私利,独霸一方的行径,就想吞并张氏的部队。张良弼没有被他吓倒,也反唇相讥,说扩廓帖木儿及其老干爹也与山西的军阀孛罗帖木儿锅里斗。

  扩廓帖木儿一时语塞,回想起上一辈那两个“帖木儿”之争,涉及到中央的权力斗争,还真的不容易说清楚。最后,张良弼对他说:若你杀了我,光凭你一人,真能抵抗贼寇的进犯么?如今,到了你我联手对付明军的时候了,我弟在庆阳,你在宁夏,若指派大军再由大同取山西,明军势必难以应付。
  扩廓帖木儿仔细思考了好一会儿,终于同意与张良弼合作。
  于是,他派出三路大军:一路由贺宗哲指挥,绕过庆阳,直取凤翔府;一路由韩扎儿指挥,斜插庆阳西南面的原州(贺、韩二人都是扩廓帖木儿的嫡系部属);第三路由张良弼的两员大将脱列伯和孔兴指挥,由塞外集结士卒,直取山西北部门户大同。同时,他派出的前往吐蕃策动的使者,也成功地说服了吐蕃诸部落,继续效忠于元朝。他们负责进攻兰州和临洮地区。
  四路大军同时发兵,各自指向不同地区,目的不仅分散明军在庆阳府的军事力量(徐达的兵力当在二十万以上),只要元军在上述任意一个地方取得突破甚至胜利,不仅能够提振士气,其政治意义更是重要的,它会让那些“亡国论”灰飞烟灭,“复国论”则会抖擞精神。
  脱列伯和孔兴虽然接受了命令,但是,他们以往也曾在奉元路与明军对垒,听闻明军大军入秦,张良弼和李思齐部署在奉元路的元军在明军抵达奉元路的前三日就放弃阵地,逃亡而去,脱列伯和孔兴二人也是逃跑元军中的一员。这次他俩带着元军骑兵由塞外进攻大同,心里上的阴影一时间还是没法子消散的。他们进军的速度明显慢于贺宗哲和韩扎儿等部,及至听闻上都失陷,北伐明军所向披靡,他们更加不敢轻举妄动,就在大同以北的荒漠和草原边界上徘徊观望。

  1369年八月底,他们接收到明军大将常遇春暴亡的消息,信心顿时高涨,急急忙忙指挥蒙古骑兵,围攻大同城。
  大同守将,是都督同知张兴祖。当时他统领的士卒有宣武、振武和昆山三卫,就是16800名战士(明初,一个卫,有士卒5600人)。这是在1369年(洪武二年)二月开始,由大将军徐达指派张兴祖镇守大同的。
  张兴祖,本姓汪,原来是巢湖水师将领张德胜的养子。他跟从养父归附了和州的朱元璋,从那时开始,参与了几乎所有的长江水域的战斗,可以说一员出色的水军将领。后来,在与陈友谅的战斗中,张德胜战死,朱元璋就让张兴祖代领他的部属。从此,张兴祖作为第二代巢湖水师指战员,继续为朱元璋集团效力。在鄱阳湖一战中,张兴祖和比他更有威望的廖永忠等六员战将驱动战船深入敌阵,他们的战船冒着陈友谅军的火炮和箭雨,沉浮于鄱阳湖水面,来回接战,十分勇猛,却一度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当大家都以为他们已经葬身火海或者沉入湖底之时,六只战船居然从敌阵中飘摇而出,继而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朱元璋阵营发出震耳欲聋的喝彩声,士气为之大震。鄱阳湖之战的胜利天平开始向朱元璋集团倾斜。张兴祖由此扬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