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北伐》
第11节

作者: 飞翔明2018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后来,他又参与了平定张士诚之战,屡立战功。在北伐战争开始时,张兴祖已经身居都督府同知,军阶上的排名位于薛显、傅友德之前。在山东、河南和河北,乃至山西战场上,张兴祖成功地由水师指挥官转变成陆军(步骑兵)指挥官。
  这次,面对脱列伯和孔兴的正面攻击,张兴祖镇定自若,严阵以待,一面组织军士严密守卫大同城,一面派出求援使者,向北平和上都求救。
  恰好,尚在雁门关外的李文忠部队遇上这救援使者。
  李文忠当机立断,挥兵直指雁门关,大同之战,开锣!
  日期:2018-08-02 08:59:21

  14.
  第一战:遭遇战!
  明军在李文忠的指挥下,冲出雁门关,此关是明军守卫的关隘。关上守兵听闻李文忠部北上支援大同,无不欢欣鼓舞,纷纷表示要从军参战。李文忠精选出数十名精锐骑兵,以赵庸为前锋,率先奔赴马邑县城,与蒙古敌兵迎头抗击!
  赵庸,小字老哥,其实也来自巢湖水师,也是水军中的佼佼者。当年鄱阳湖之战,出没于陈友谅战船中,犹如闲庭信步,如入无人之境的六员水师勇将中,就有赵庸此人!
  现在,他的军阶是中书左丞,在这支上都远征军中,名位仅次于常遇春和李文忠,常遇春病亡后,赵庸则仅在李文忠之下。
  当下,他率领精锐步骑兵向马邑而来。
  马邑,在今天山西北部长城以外,历来都是胡人与汉人交锋的战场。
  遥想西汉王朝,汉武大帝刘彻登上帝位,年轻力壮,血气方刚的他对乃祖乃父对匈奴胡族卑颜恭顺的和亲政策深感不满,于是,在一些与他抱有同样心态的官员的鼓励和怂恿下,特别在王恢及聂壹的建议下,设局于马邑,引诱匈奴进入汉军的埋伏圈。这个埋伏圈总共动用了汉军30万人,企图对匈奴的10万大军进行灭族性的打击。岂料,百密一疏,以往匈奴入侵,延边的汉朝百姓无不惊慌失措而逃亡,汉朝各级地方政府都发布坚壁清野的指令,城邑村镇,甚至荒山野岭,绝对是人畜皆无的。可是,这次,匈奴单于发现马邑一带,虽然也是不见一人,但是山野处竟然牛羊成群,与往昔情形不一样呢(汉朝的剧本也太假了)!这位叫军臣单于的匈奴主顿时思疑,决定暂缓急进。他观察周围地形良久,忽然派出一支精锐哨骑,一举攻陷马邑边缘地带的一个小“亭”。这个“亭”,相当于现在的一条行政村,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是做亭长起家的。在这个亭负责防务工作的官员被匈奴人俘虏了,他被带到匈奴王马前,匈奴王用汉语(注意,军臣单于懂汉语)威胁他,俘虏只好把朝廷的军事秘密和盘托出。匈奴王大惊,而后大喜:你真是上天赐予我的宝物!我不但会杀你,而且,我要封赏你!

  说罢,传令火速退出汉军的埋伏圈。
  这么一场马邑之谋由此破产。匈奴与汉朝由此交恶。汉武帝不得不诉诸武力征伐这个世仇。
  到了1369年,明军一反以往中原汉人对北方游牧民族惊恐的常态,在赵庸率领的精锐前锋再次进入马邑,他们在这里遭遇蒙古骑兵了!
  他们遇到的是一队蒙古游骑,大约数千人,就在几座山峰平缓出,明军与蒙古军骤然相遇!
  赵庸部队士气如虹,他马上指挥数十名精锐骑兵中间插入,另外左右两翼骑兵包抄敌军两侧。这时候,天色接近傍晚,马邑上空浓云密布,气温骤降,一场大雪似乎就要来临。蒙古军意想不到明军竟然敢于决战,以往屡屡失败的心里阴影再次被眼前黑压压的明军激发起来了。他们全军皆为骑兵,本来在速度上及机动性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打这场遭遇战应该占优势的。
  当明军数十名前锋如尖刀般插入他们的中军时,蒙古士兵惯性动作出现了,他们向两侧闪出一条通道,让明军前锋深入他们内部,自己的左右两翼如同两张大网,眨眼功夫就把明军前锋困在军中!

  赵庸这种突击战术,咋看愚蠢之极,深陷敌阵的数十名战士分分钟壮烈捐躯。
  可是,大家不要忘记,在九个多月之前(1368年十二月),面对扩廓帖木儿的数万骑兵,明军的勇将傅友德也是这样打仗的,当时傅友德仅仅带着五十名骑兵(没错,就是五十人),就敢冲入数万名骑兵的蒙古阵中,而且还枭敌斩将而回,蒙古被他的气势所逼,竟然是丢盔弃甲而逃。
  这种情况居然能够取胜,原因只有一个:两军狭路相逢,勇者,胜!
  何况,赵庸还有第二招:左右包抄合围蒙古军。
  那么,明军就用这两招解决了蒙古军么?
  当然不是!
  说到这里,我们不由得再次叹息:为什么同样是中原汉军,面对北方的游牧军队,赵宋王朝的中央禁军就是一败再败,甚至不敢与他们进行野战呢?
  是武器不如他们,还是体能、士气不如他们,抑或战术不如他们?

  都不是。
  真正原因只有一个:指挥官不如他们!
  明军之所以能够克服蒙古军队,真正原因只有一个:明军的指挥官敢于打仗,打硬仗,往往能够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一句话:不怕死!

  赵庸,据后来皇帝朱元璋对他的评议,以他的功劳,原本是可以封赏为国公的,要不是在私人的生活作风上出现了那么一点点瑕疵的话。当然,由于在赵庸面前,明军太多的军事巨星如星光灿烂,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邓愈沐英汤和廖永忠傅友德蓝玉等等,实在过于显赫了,所以赵庸才不为人所知。
  你看他在马邑战场上如何表现:数十名精锐骑兵之后,就是他自己亲自统领重装步兵继后,他的左右士兵不断发射箭矢,临近敌军,火铳兵纷纷举枪射击,再走近些,是江南步兵的必杀技长枪兵,一步步逼近蒙古骑兵……
  我们如此描述之余,也得看看,蒙古兵是怎样突破明军的碾压的。
  蒙古军都是骑兵,可是,在1369年九月初的这一刻,昔日的战斗光辉全无!
  为何?
  他们的指挥官刘帖木儿看到明军攻势凌厉,不由得心怯,竟然想抽身逃离战场!
  看到这个“刘帖木儿”的名字,我猜想,也许他是个汉人,姓刘,但是却起了个蒙古名字,叫帖木儿,加起来,他的姓名就是刘帖木儿。可以说,他或者就是个“汉奸”。
  但凡这种“汉奸”,打战时往往是个怕死鬼。
  赵庸远远看到蒙古军的中军大旗有退缩迹象,马上把几名俘虏带来问话,俘虏告诉他,中军大旗处,就是领兵大将刘帖木儿的指挥部。
  赵庸马上召集几名精锐战士,对他们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这几名战士领命而去。
  他们去干什么?
  赵庸对他们说的是:擒贼先擒王。

  再全面扫描一下马邑战场,此时已经是混战时刻了,大雪就在这时纷纷扬扬,明军没有像蒙古将领预测的那样,冷得牙齿咯咯响,因为,他们是从上都而来的。上都,在纬度上比大同更高,那里的天气比大同更糟糕,这么一支远征军怎么会在大同战斗中,为环境和天气所吓倒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