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大明王朝(朱元璋)》
第18节

作者: 卡卡卡卡卡k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最后一步,画大饼。告诉大家,跟着我好好干,以后一定能吃好饭。所有人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欧了搞定。
  这就是朱元璋的领导才能。
  你要问我他是从哪里学来的,我实话告诉你,我不知道。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天生的。
  通过两轮的兼并,朱元璋的实力大了起来,名声也跟着大了起来。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但朱元璋当然不怕自己壮了,因为伴随着实力和名气增长,他已经不用辛辛苦苦的出去找目标公司搞兼并了,有人主动跑过来寻求入伙。
  日期:2018-07-14 20:49:49

  19.朱家“萧何”初登场
  跑来要入伙的人是一对兄弟,叫作冯国用和冯国胜。
  这兄弟二人和缪大亨一样,也是定远人,也是地主,而且还是个不小的地主。
  红巾军起义以后,因为怕红巾军的抢夺,于是就联合了地方上的一些小地主,组织了些人,搞了一个自卫队,结寨自保。但是定远地方本来就不大,总共也没有几个人,因此力量一直都和弱小。
  后来缪大亨被朱元璋收服以后,冯氏兄弟二人就越发觉得日子不好过了。经过多方打听,听说朱元璋的队伍和别的红巾军不一样,军纪严明,从不烧杀抢掠,不祸害地方百姓。兄弟二人想想没有别的办法,不如去投靠朱元璋。
  虽然心里想的是投靠,但是谈判也得有技巧。兄弟二人带着队伍来到朱元璋的军营,告诉他,我们是来谈合作的,我们要入股。
  入股?刚来就想要股票?朱元璋虽然是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但是政治上已经很成熟了。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截了当的拒绝了冯氏兄弟。当然拒绝的理由很委婉,类似于我们是阶级兄弟,不分彼此,现在谈股份的事不是就远了吗?我们现在应该团结一心,抗击暴元,等到成功的时候,荣华富贵还不是兄弟们一起享受吗?

  其实,朱元璋真是的想法很简单,我虽然要开公司,搞创业,但是我老朱家只开一人公司,你们来可以,但只发工资,没有股份。
  兄弟二人其实也不过是找个借口而已,他们难道还不明白十个合伙九个掰,还有一个正要栽的道理吗?
  从此兄弟二人就跟了朱元璋,并在以后朱元璋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冯氏兄弟二人不同于朱元璋之前的手下,也不同于刚刚收服的缪大亨。
  冯氏兄弟自幼喜欢读书,尤其是喜欢读兵书,加上家里也有读书的条件,因此二人都通兵法,懂谋略。这在那元末的乱世可是派上大用场了。
  冯国用为人沉稳,有谋略,看事情,分析问题往往很透彻。
  一天,朱元璋与手下的兄弟在谋划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大老粗,打仗虽然勇敢,但是讲到战略规划,那可真是抓瞎了。
  这个时候,冯国用站出来说话了,他对朱元璋说:“现在天下大乱,四方豪强纷纷起兵,我们的实力在各路豪强中还不算是最强大的,现在还不能做那种问鼎天下的美梦。现在这个阶段,我们不妨定下个小目标,慢慢先实现这个小目标,之后再考虑下一步的事情。”
  朱元璋有了兴趣:“这个小目标是什么呢?”
  冯国用继续滔滔不绝:“我们现在的目标应该是先占一块地盘,建立我们自己的根据地,作为我们根基。”
  朱元璋继续问:“那你觉得这个根据地应该放在哪里呢?”
  冯国用狡黠的一笑,嘴中漏出两个字:“集庆。”
  朱元璋没有说话,他只是看着冯国用,同样狡黠的一笑。
  冯国用说的和朱元璋想的一模一样。
  集庆,就是现在的南京,自古就是虎踞龙盘之地,历史上有很多王朝都是建都于此。换句话说,这是一个能够成就帝业的地方,朱元璋早就选中了这里。

  这次谈话使得朱元璋认识到了冯国用的能力,于是就将他留在身边,做了高级参谋。
  冯国用的本事远远不止做一个参谋,后来他亲自带兵打仗,立下很多战功,最后做到了朱元璋的亲军都指挥使,相当于中央警备师的师长。在随军征战期间,他还救过三军总司令徐达的命。
  可惜天妒英才,在1359年4月的时候,冯国用突然患病,不就就去世了。他的去世令朱元璋万分悲痛,后来在明朝建国后,朱元璋分封功臣,追封冯国用为郢国公。
  冯国用死后被追封为公爵,他的弟弟冯国胜更厉害,活着就被封为公爵,而且位列开国六公爵。他在之后的故事中还有很多出场机会,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朱元璋定下了取集庆的小目标后,就要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了。
  计划的第一步叫作滁州。
  朱元璋取滁州是有自己的战略考虑的,第一,他要攻占集庆必须往南走,而往南走需要经过滁州;第二,滁州比这定远县城大,能够容纳更多的人,要想取集庆,可以先把滁州打下来作为自己的战略基地。
  于是朱元璋带着队伍往滁州赶去,正走在半路上,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情,延缓了他进军的速度。
  一个人来到了军前,拦住了朱元璋前进的马蹄。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个中年人,虽然身材不高,相貌一般,但隐隐约约中朱元璋嗅到了一丝鹰虎之气,他知道这不是个一般人。
  于是朱元璋翻身下马,看着眼前这个儒生打扮的人,开口问:“先生有何见教啊?”

  那中年人回答到:“素问将军胸怀大义,统兵有方,在下不才,原到将军麾下效力,助将军成千秋大业。”
  哦,原来是个找工作的。
  朱元璋心想,自己的事业刚刚起步,有人来投靠,也是好事,管他怎么样,先留下再说呗。于是就把这个人留了下来。
  当时的朱元璋并不知道,这个人会成为他夺取天下的第一功臣。
  这个人就是李善长。

  其实,李善长在到朱元璋这里找工作之前就是个名人了,只不过当时的传媒宣传系统不发达,李善长的名气也仅仅是限于乡里之间,朱元璋并不知道。李善长自幼读书,有学问,有谋略,在地方上也算是个名士。天下大乱之后,总觉得自己一身本事,应该出去闯荡一番。但他跟普通的求职者不同,他是有远见的,他知道,要想真的能混好,必须要找一个好老板。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朱元璋就是个好老板,于是就主动投奔朱元璋。

  从选老板这个事情来看,李善长是个有眼光的人。而他的眼光又不仅仅局限于用来选老板。
  有一天,朱元璋闲来无聊,就想起了这个读过书的李善长。派人把李善长叫到大帐里扯闲篇,扯着扯着,朱元璋就发起了感慨:“哎,现在天下大乱,群雄四起,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天下何时才能太平啊!”
  这本是朱元璋的一句感慨之言,李善长却一下子严肃起来,他对朱元璋说:“上位(这是朱元璋的手下对他的尊称),天下何时能够太平,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天下怎么能够太平。”
  朱元璋本来也没想出题,没想到李善长却认真作答起来了,这一答,朱元璋就来了兴趣:“那你说说,怎么才能够太平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