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
第50节

作者: 有骨难画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7-11 12:35:21
  “这样说的话,你的意思是说,这‘食人鼠’采取的技术路线是利用核辐射进行变异才实现巨大化的?不过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在1986年04月26日,而老山战役则是开始在1984年04月28日,而一线战斗中出现的‘食人鼠’则是在‘7.12大战’前后(既1984年07月12日),两者相差将近两年,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我问。
  “是的,至于时间问题,虽然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在1986年,但利用核辐射使生物发生强化变异的试验早在1949年于塞米巴拉斯克试验(注:该实验为前苏联的第一次核武器试验)成功代号为‘RDS-1’的第一枚原子丨弹丨(注:该原子丨弹丨为试验弹,核装药为钚-239,采用内爆式原理)之后,前苏联发现核辐射影响生物发育甚至是进化进程的现象之后就已经开始了,可是核辐射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生物的影响是极其负面的,恶性肿瘤、畸形等都会让人体遭到非常严重的伤害,其它动物也是如此,所以要达到使生物巨大化且战斗力得到提升的目的,难度相当高。

  而且在无数次试验中,苏联人发现核辐射造成的变异几乎是不可控的,因为变异有无数种可能性,有无数种方向,你不知道变异会向着哪一个可能性和哪一个方向发展,在变异时,有可能变大,也就有可能变小,这种不可控性极大的影响了这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从1949年一直到1980年,苏联在利用核辐射强化生物的技术上发展了足足31年,才终于有了点眉目,通过这三十多年间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对比,他们找到了让生物巨大化与缩小化以及其它变异方向的精确核辐射剂量数据,如此一来,也就可以以可控的形式批量生产经核辐射而巨大化的作战生物,成功率在60%左右,虽然不算太高,但相比之前全靠碰运气的辐射剂量输出,的确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然后就是第一代‘食人鼠’的诞生,于1981年投入到阿富汗战场上进行实战测试,经过两年的改进,在1983年推出第二代‘食人鼠’,为了采集不同地形以及更新的实战数据,便将第二代‘食人鼠’的成品提供给了越南军方,并投入到了1984年开始的老山战役中。”何树华说。
  “我在之前参访当年的参战老兵时得知‘食人鼠’的攻击性相当骇人,几口就能咬断人腿,而且还具备非常强的掘进能力,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在泥土下完成超过100米距离的掘进,鼠类擅长打洞这个不假,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但如此强大的掘进能力,我感觉实在是有些太不符合常理了,这也是核辐射强化后带来的效果吗?”我问。
  “这就是第二代‘食人鼠’比第一代的一大进步之一,除了我之前说过的繁殖能力以外,第二代‘食人鼠’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强化了这个能力,不过其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应对中越边境的战场形势,而还是为了应对阿富汗战场,阿富汗多山多岭,岩洞星罗棋布,苏军在总结了第一代‘食人鼠’的实战数据之后,认为其掘进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虽然第一代‘食人鼠’并称鼠类的本性,掘进能力也很强,但面对阿富汗的山地岩洞,有些力不从心,如果可以加强到能快速有效的应对岩石洞壁,在战斗中高效的将其打穿,然后通过洞口钻进去展开攻击,那么对清缴洞内反抗军武装、增加战斗突然性都有极大的帮助,比如可以事先神不知鬼不觉的在不被对方发现的前提下掘进到尽量近的距离上,然后突然发动攻击,相比于以量取胜的正面强攻,行动的成功率会大大提升,损失率也会大大减小。

  所以在这个需求下,就像为了能让‘杀人蜂’拥有更强的穿透力而穿透钢盔等硬物而强化毒针硬度与蜂体本身爆发力一样,第二代‘食人鼠’的掘进能力就被有针对性的大大强化了,经过试验证明,第二代‘食人鼠’在面对花岗岩时,每小时的掘进能力超过30公分,同样时间下对无钢筋的纯混凝土则超过70公分,同样时间下对砖墙则超过1米,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在山地环境下对付阿富汗反抗军的能力,更让‘食人鼠’具备了啃食对方永备工事的强大攻坚能力,所以,以这种掘进能力面对松软湿润的东南亚泥土,半个小时掘进100多米,属于非常正常的水平,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老山战役期间的我军各处阵地前沿为了阻挡越军进攻,早已被大量火炮‘犁’过不知道多少遍了,地表平均起码半米以上泥土被炮弹给炸成了浮土,这样就更加利于第二代‘食人鼠’的快速掘进了,那时候别说是‘食人鼠’,就是让人挖,也比平时在普通泥质地面上快得多。

  至于几口就能咬断人腿,那对于它们来说,更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了,你想想人体组织与骨骼的硬度及强度与花岗岩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对于第二代‘食人鼠’来说,咬人的轻松程度就好比是‘热刀子切黄油’一样,简单的说就是四个字:‘小菜一碟’。
  另外,根据情报显示,苏联还计划发展第三代‘食人鼠’,这一代‘食人鼠’的掘进能力或者说是对硬物的破坏能力相比第二代又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大幅度提升,要求可以破坏半硬目标,甚至是薄壁装甲目标,前者比如各类军车,后者比如装甲运输车、轻型步兵战车等,还要求可以破坏坦克等重型装甲目标的外置设备,比如红外大灯、顶置机枪、烟雾弹发射器、潜望镜、炮手热视仪以及车长周视仪乃至是爆炸反应装甲和其它各类附加装甲等等,以达到削弱其战斗力的战术目的,而在静态下则可以以啃食方式破坏坦克等履带式车辆的履带,使其丧失机动能力或迟滞其行动,不过这第三代‘食人鼠’还只是一个计划的时候,没来得及付诸于实施,苏联就解体了,变成了‘前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生凋敝,国内混乱,连大量常规军备领域与项目都已经无力保障,‘活体生物兵器’这种比较‘偏门’的领域就更不用说了,所以第三代‘食人鼠’项目也就被彻底的尘封了起来。”何树华说。

  (未完待续)
  日期:2018-07-11 13:04:29
  “的确,苏联解体后很多诸如主战坦克一类它之前非常重视的主力常规武器项目都已经无力进行进而永远下马了,类似‘活体生物兵器’这种‘剑走偏锋’的武器,肯定更不会有什么发展前途。
  不过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不论述‘杀人蜂’还是‘食人鼠’,苏军方面到底是通过什么手段对这两者进行有效控制的,在自然界中,驯化这两种生物的可能性极低,尤其是智商相对不高的前者,那么要让这两者在战场上充当炮灰,前提是必须让这两者完全服从命令,这一点是怎么做到的?而它们又是怎么在战场上实现敌我识别的?不攻击同类这个很好理解,但两种彼此不攻击是为什么?比如‘食人鼠’可能很难攻击到在空中飞行的‘杀人蜂’,但‘杀人蜂’为什么不会攻击‘食人鼠’,反而会有一定的配合行动?最关键的是,这两者为什么不会攻击释放它们的人,比如它们为什么不会攻击苏军和越军。”我问。

  “这是通过用携带微型电子项圈与植入芯片,再通过它们来刺激目标生命体大脑来实现的,其中微型电子项圈主要应用于第一代‘杀人蜂’与第一代‘食人鼠’,而植入芯片则应用于这两者的第二代产品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