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
第51节

作者: 有骨难画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曾经在人体试验中,通过特殊药物或者是内置芯片来刺激人脑的额叶下侧(注:额叶下侧为人脑负责控制与感受的部位),就会使该人的攻击性急剧增强,从原理上来说,不论是‘杀人蜂’还是‘食人鼠’,也都是通过这种手段来激发它们的攻击性的,至于敌我识别的问题,则比较简单,是通过信息素来完成的,使用这个技术的灵感来自于蚂蚁之间的交流,通过特制的信息素,可以让‘杀人蜂’和‘食人鼠’在大脑中将彼此‘默认’对方为‘自己人’甚至是‘同类’,同样,身上携带有此类信息素释放体的人类也会被它们‘默认’为‘自己人’乃至‘同类’,如此一来,自然就不会发生误伤的现象了,就像我之前说的,在1981年初在阿富汗投入的第一代‘食人鼠’过量繁殖之后,其产生的后代没有电子脖圈的控制,更没有经过在技术上对信息素识别能力的加工,所以就给再次进入的苏军造成了惨重伤亡。

  至于第二代‘杀人蜂’和第二代‘食人鼠’上的芯片控制技术就更不用说了,原理就是用芯片影响受控生物的脑电波,以达到调控其复杂行为的目的,比如集结、隐蔽、攻击、撤退等等。”何树华说。
  “最后一个问题,老山战役结束之后的中越边境冲突中,这些‘活体生物兵器’几乎就没有再出现,是因为越军方面害怕我军的报复性打击而收手,还是有其它原因?”我问。
  而关于脑控芯片的话题我想到了一个事情,就是国际上已有多家民间生物科技公司或者是组织利用脑控芯片对白鼠、海豚进行复杂性为控制的试验,甚至是控制海豚进行深海洞穴拍照,都获得了巨大成功,不过这都是近3年以内的事情,没想到早在30多年前的20世纪80年代初在军用领域就有这个技术了,再结合一些其它领域大量的类似情况,由此看来,最尖端的军用技术领先最尖端的民用技术起码30甚至是50年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

  “以越军不计后果,穷兵黩武的风格,自然不会是因为害怕我军的报复性打击才收手,我在前面提到过,前苏联方面没有使用可以大量繁殖的第一代‘杀人鼠’是为了防止激怒我国,导致我国使用大规模杀伤性的非常规武器(注:非常规武器的定义与解释请看上文相关部分),但越南鼠目寸光,并没有考虑这些。
  而究其他们放弃或者说是不再敢随便使用‘杀人蜂’和‘食人鼠’这两种‘活体生物兵器’原因,是我军也投入了相应的‘活体生物兵器’,而且水平更高,双方之间也由此爆发了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活体生物兵器’之间的战斗,用我们所里面的官方术语来说,那次以及那几次战斗开启了战争史上的‘温兵器’时代—既直接使用大型生物作为武器装备进行作战,有别于直接杀伤敌人的冷兵器,也有别于利用火药动能的热兵器,更不同于通过特殊反应释放巨大能量的核武器,介于这种新兴且完全有别于当时已有武器的新型武器的特点,为了与上述这些传统兵器的划分区别开来,我们所在世界上第一次,将‘活体生物兵器’在性质与门类上,命名为‘温兵器’。”何树华说。

  “那就是说,将‘活体生物兵器’改名为‘温兵器’了?”我问。
  “这样说也不准确,这两个名称之间不存在互相取代的关系,而是‘层级’关系,‘温兵器’的层级更高一下,而‘活体生物兵器’的层级则相对低一些,确切的说就是‘活体生物兵器’属于‘温兵器’的一部分,只要是‘活体生物兵器’就一定属于‘温兵器’,但属于‘温兵器’的,不一定就是‘活体生物兵器’,就好比突击步枪与主战坦克都属于热兵器,但你总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或者是互相取代吧?”何树华说。

  “明白了,就是说‘活体生物兵器’仍然是我国或者是全世界相关领域上官方的正式学术名称,而它只是划分到‘温兵器’领域内的一个分类,或者说是‘温兵器’领域下的一个组成部分。”我说。
  “是的。”何树华说。
  “那么再说回刚才的话题,我军以国产的‘活体生物兵器’对阵越军从前苏联进口的‘活体生物兵器’,那种场面想来肯定是非常壮观的,这个话题,能给我详细的讲讲吗?”我说。
  (未完待续)
  日期:2018-07-11 13:13:19
  “关于这个问题,我实在是不好意思,不是我不想说,而是我的确不是很了解,因为当时很不凑巧,‘温兵器’战斗爆发后,我正好被组织委派到一个新项目上,那时候忙得很,没有多少时间去了解这件事,虽然后来看过很多相关的内部报道与资料,但并没有深入研究,所以我之知道一个大概,至于其中细节,我在只了解一个大概的情况下,自然是不能乱说的,我得我说的话负责任,不过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人,他是我的老前辈,也是当年我军‘活体生物兵器’的项目总师,更为了收集数据,他曾亲自抵达一线全程观看了那场‘温兵器’大战,如果有需要,你可以去采访一下他,他为人随和,只要在纪律允许的范围内,他对你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而且他现在也已经退居二线,时间充裕的很,应该很好约。”何树华说,由于采访地点是在他的办公室里,所以他话音落下就伸手拉开了办公桌的抽屉,在里面翻找出一张附带照片的通讯录来,在上面,他给我指了一个叫做“李明培”的名字,照片上的李明培略显清瘦,一副金丝眼镜横于梁间,仅从面相上来讲,的确有一股学富五车的总师风范,而在他的名字后面所的标注职务的最后两个字是“团委书记”,以我的常识,我知道从总师变成团委书记,不再负责技术,而是以政工为主,这的确是退居二线的一种典型表现,我将通讯录上的信息写在采访本上后对何树华表示感谢,此次的采访,也就到此结束了,而对于李明培总师的采访,则要安排在下一次,具体的采访内容,自然也要像准备采访的另一个目标,也就是散人的大师伯一样,从新起稿,以此更好的将那段历史直观而通俗的展现出来。

  (未完待续)
  日期:2018-07-11 14:19:39
  今天先更两张很催泪的英雄图:图1是我军某部侦察兵烈士被越军俘虏后,越军逼迫其下跪,但其宁死不屈,最后越军以外国记者的名义杀害了他。
  (注:很多资料中说这名战士叫周秋波,在网络上最多的相关资料如下:周秋波,师直侦察连四班战士,湖北省京山县人,汉族,1964年9月出生。初中文化。1983年入伍,1985年火线入党。1985年9.23号对越南军队395高地战斗中,他四次身负重伤,三次抢救战友。毙敌四名,伤敌一名,炸毁越军屯兵洞一个,最后壮烈牺牲。追记一等功。
  但是,这个周秋波烈士明显不是第一张照片中那个战士,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周秋波烈士是在一次拔点作战中,为救战友而牺牲的,并不是被越南人给处决的,抛开这个误传的信息,这名烈士的姓名生辰等基本信息已经无从可考,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一名为保卫祖国南疆而牺牲的英雄!)
  图2是反应在1984年老三战役中,某团四班班长,代理排长史光柱英雄事迹的艺术画。他在进攻越军阵地过程中,先后4次8处负伤,左眼球被打掉了,右眼球被打进两块弹片,一直坚持指挥战斗,带领全排攻占了57、50号高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尽了一个革命战士应尽的责任,中央军委授予其“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