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归来----道德经解读》
第13节

作者: 老头子2018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实在道德经里老子说的很清楚,“有生于无”,无和有并非相对,这两个的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是近义词,而不是反义词。黑和白的区别在于“光”的强弱程度,区间内生物感官的一种对光波的反馈而已。这两个词也是诞生关系,并非对立。真和假的关系也是,人类学习生活过程中首先学习,然后模仿,生产出的第一个作品通常是“赝品”,也就是假货;假货的经验积累,慢慢变得完美,我们称之为“真品”。这个关系里,真和假也是近义词,真诞生于假。愤怒和喜悦的关系也是,喜悦诞生于愤怒,这里不做论证。

  明白了这些,就会明白黑白世界的谬误在哪里。是因为我们思维的固化,君子小人道德的黑白世界的强化,让我们不再具备研究事物的能力。黑白世界的残缺,让一种更为荒谬的理论不得不进入中国。如果你赞同我的看法,那么我就要给儒家和辩证法的关系下一个结论:他们的关系是互为补丁的关系,犹如一个球体,是上球体和下球体的关系,是天和地的关系。相互偎依缺一不可。
  世界上有种种谬误,好多人认为儒家和辩证法是对立的,也有人认为儒家和辩证法可以互溶;还有人认为儒家和辩证法没有关系,完全两种学说。而我认为,儒家实在是辩证法的父亲,辩证法是儒家的一个大补丁。仅此而已。
  日期:2018-09-12 12:31:19

  第三十七章 道之社会乱象处理之法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遵循大道就会顺任自然而不妄为,那么没有什么可以不为的。君王如果能遵循大道治理天下,万事万物就会自我管理,回归自然状态,于是国家蓬勃发展。当权力名望等附加的东西过多,我就要用大道的朴实说服他们。于是社会上就不会有那么多背离大道的欲望了。人们不去争夺有违大道的名利,那么天下安定也健康发展。
  道是人类长视久生的终极学问,故道者才是社会利而不害的精英人群。让人们尊重和向往道者,当名望、地位、权力等附加事物拥有泡沫之时,就该由道者出面述说大道之原理,且让大道之原理说服众人让众人回归朴实本性,只有把道理讲明白了,人们的追求才能回归正统。
  日期:2018-09-12 12:31:45
  《道德经》上部《道经》讲述完了,道德经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智慧深奥并非深奥至难懂,也不是被邪教捆绑的花里胡哨。《道德经》是朴实的,老子其人也是朴实的。这个世界最深奥的智慧都是最浅显的东西发展来的。我们周边一切哲学,倘若一开始就放烟雾弹,弄得云里雾里这种学问未必是好学问,云里雾里的去解释一些东西,人们反而变得糊涂。智慧深入浅出,没有什么不可说的。只有把道理彻底说破,我们才能对于世界心若明镜。明白的人们眼睛是明亮清澈的,糊涂的人眼睛都迷茫暗淡无神。

  人类渺小固然人类不能妄为,只有不妄为的人类才有希望,对于自然不妄为那么对于人类就不会妄为;对于人类不会妄为,对于自己就不会妄为,这一切有迹可循。大道行无言之教。只有狂妄的人才有可能酝酿灾难。天下舍我其谁,我想怎样就怎样,天下的一切,以我为中心运行。那么完了,世界都会被毁灭。
  我觉得痛惜的是,《道德经》在中国有非常大的民间基础,无为(不妄为)的深刻含义却没有进入人们的心里,用不妄为指导人们的行为。也许自古以来,无为(不妄为)的解读就从来没有正确过。《道德经》是智慧书籍,是真正的智者之言,解读需要智慧和正确的引导。

  在历史里,《道德经》被各种学说按照它的意愿对于它任意装扮;因为《道德经》是真理,所以任何学问都离不开它,被装扮一新的《道德经》,离老子本意越来越远。十分可惜,《道德经》的真正价值被埋没。
  下面我将翻译下部《德经》,在翻译之前还要絮叨几句。《道经》里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和德的关系就很明白了,道德是从属大道的。那么《道经》放在《德经》之前是正确的。回顾《道经》的内容,《道经》里讲述了世界的起源,有、无的关系,“有”和世界的关系,世界和国家、国家和国家、统治者、人民分别的关系,人民该怎们做,小国该怎么生存等等,道德经内容太多,几句话是总结不完的。宏观看,道经讲述的都是大道之下大到世界的格局小到微不足道的事物是如何被“分配”到这个世界上。我们讲究人类起源,要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道经》已经把答案告诉大家了。宇宙有起源而不妄为,人有智力不能把智力用在歪门邪道上,所以人类要讲究真实淳朴。我们人类最高状态:真实、身体健壮、有壮志不能有野心、能吃饱喝好,能不妄为的为所欲为,这是什么状态,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自由。人类终极社会是什么?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变态的价值,没有政策导致的不公平,政府如水一般处于最低处,利万物不争,一个服务型社会和政府,这样的社会我们达到了么?虽然中国没有达到这一步,但是我们还在往这方面努力。前进的路上是有阻碍的,这些阻碍,都是妄知,不公平思维才是理想社会迟迟无法到来的根本原因。

  日期:2018-09-12 12:32:29
  第三十八章  道与仁义礼的关系

  道生万物,故道生道德、仁义礼;德是道之精神内涵;仁义礼均隶属道德范畴。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是什么?道之象为德;道之物为德;道之精为德;精之真为德,真之信为德。显然老子所谓的德范畴非常广,和一般人们理解的道德有一定差距。大多数人称谓的道德通常指仁义道德。而老子的道德广泛至宇宙精神。守道之德可以称为上德;不讲道的道德只能算下德。

  仁:心怀善念,越是于人有益越是仁,为了追求仁,族亲内有孝道即可;升至相亲邻居们乐善好施互助友爱即可;升至国家敢于报效祖国即可;升至全世界乃至历史,用知识和真理造福人类即可。造福人类乃大爱,报效祖国次之,乐善好施更次,孝道排最末。故我们能记得那些科学家,他们才是大仁大善之人,也能记得那些利国利民的精英们。鲜有能记得乐善好施的大叔大妈们,更记不得那些除了脑子有贵恙标榜为天下第一学问的孝子们。造福人类利国利民乃是大爱,称为上仁,追求上仁似乎没有可以具体操作的事务(没文化就算有造福人类的觉悟也轮不到你,想保家卫国身体孱弱人家还要保护你);互相帮助和搞好族亲关系为下仁,可以具体操作,比如帮邻居打水,给父母兄弟倒茶。

  义:道理和意义。为了追求仁,所以我们要寻求义。如我们立志要做一名有益于人类的仁人志士,该怎么做呢?要学习文化,要锻炼身体。目标越是远大,可具体操作的事物就越是多。至于义后来演变为忠义,是另一回事,这种义可称为不遵守道的下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