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鬼一车——古人记录的灵异事件》
第24节

作者: 夏螳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7-13 23:18:53
  61
  那年,绛州另一个村子里有个青年,二十多岁,发病了,精神失常,一发病就变化为狼,多次偷食村中的小孩。失去孩子的家庭,都不知道原因,反正就是怎么也找不到孩子了。
  该青年虽然脑子不大正常,但还有基本的劳动能力,平常就靠为人雇佣干粗活为生。
  后来一天,青年从一户丢失孩子的人家门前走过,失联儿童的父亲叫他的名字,说:“明天可以来我家干活,我们给你准备一顿好吃的。”

  青年嘎嘎嘎地大笑,说:“我是何人?居然还要帮你家干活!男子汉大丈夫,什么奇珍异味没吃过!”
  那位父亲觉得他的口气好大,大到让人难以捉摸,就追问他是什么意思。
  青年得意地说:“上天厚待,让我吃人。昨天就吃了一小儿,才五六岁,他的肉那才叫美味。”
  那位失去孩子的父亲,忽然嗅到了青年说话时传来的腥气,看见青年口舌之间确实还残留有血迹,不由得又悲又怒,冲上去就疯狂地乱揍。
  青年抗不过一位暴怒的父亲的拳脚,最后化成了狼,倒地而亡。
  ( 出自《广异记》 )
  日期:2019-07-15 22:56:37
  62
  舒州桐城县有个被称作何翁的人,为乡里的土豪,嗜酒及美色。五十岁时得了风疾,半边瘫痪。
  家人把他抬到了同郡良医李几道家里,治疗了一个多月,痊愈了。
  将要离开的时候,李几道设了酒席招待他。酒喝到一半,李几道问他:“死与生,哪一个更美好?”。
  何翁愕然对曰:“先生为医者,以救人为业,岂不知死不如生?这还用问?”
  李几道说:“我还以为您不怕死呢。若能知道死不如生,就还有救。你现在从死中得生,就应该永远断绝房事。如果不知悔改,必定死路一条啊,以后我们恐怕就再也没有见不到面了。”
  听了这番话,何翁一下就大彻大悟了,一回去就在山颠结草为庵,独自隐居,不跟妻妾相见。家里的事儿全都交给几个儿子去打理。这样过了两年,身体就健壮得像三十多岁的人,能够徒步入城,一天可以走一百二十里。
  李几道见到他后,说:“您果然按照我说的去做了,如果能坚持不懈,虽然不至于成为神仙,但是一定会成为有道之士。”
  何翁从此更加坚持走朴实勤勉的生活,一切都靠自己劳动。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酿酒,只要有客人来,就端出自酿美酒,与客人共饮,下棋,或者清谈,有时通宵达旦。
  这样过了二十五年,到了建炎初年,江淮动乱,李成率军进犯淮西。何翁估计,战祸将到自己家乡了,就对他的几个儿子:“快逃走吧,现在就逃,还可保全性命。”
  儿子们顾念家眷和财帛,什么都舍不得丢下,又在打理行装方面花了大量时间,未能及时离开。

  何翁则很简单,拄一根杖,腰间装了些必要的钱,一个人就出发了,行到了江边。
  当时贼军还离得较远,还有船可以渡江。何翁及时过了江,径直投奔涂山寺中隐居。而他的几个儿子未来得及逃走,贼军到了,全部死于刀剑之下。
  在寺庙里,何翁与邻室的行者相处较好。有一天,他招呼行者,说:“我要去买一口棺材,能不能麻烦你跟我一同去运回来?”
  行者很奇怪,问:“现在用得着吗?”

  何翁笑而不答。
  棺材买回来后,他就放在自己室内,不时去擦拭一番。他又对行者说:“我最后一次麻烦你。我买了些柴火,都堆在屋后。明日,希望您能用他们来焚烧我的灵柩。可能会有我家里人来,就只管实话告诉他们。”
  行者将信将疑,暗中观察他的行为。
  入夜,何翁就去棺材里躺下,自己托举棺材盖,盖上。
  第二天,行者又去查看,已经死了。时年七十九岁。
  一年多后,何翁有个侄子也从战乱中逃脱出来,追寻何翁踪迹,到了寺里才听说何翁的死讯。

  何翁与中书舍人朱新仲为中表亲,朱公曾把何翁的经历记录下来传给了作者。
  ( 出自《夷坚志》 )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